允熥說道:“現在國家的存糧大約是有一千萬石,秋糧馬上開始收了,可得稅糧約四百萬石。支撐到明年夏糧收上來需要大約五百五十萬石,再為了預備戰爭等突發事情,大約有七百萬石糧食不能動。”
老朱聽他的計算沒有錯誤,點點頭沒有說話。
允熥繼續說道:“穩定寶鈔的價值,最主要的是讓老百姓有信心,到不在兌出去多少糧食。可進一步縮減城市,去除濟南,開封,剩餘八個城市,再將預訂的換糧食的口兒減到五個,這樣開始十天所需要的糧食就減少到七十二萬石。”
“另外,在各地做好充足準備後,一起開始兌換,在兌換糧食的地方露天堆放大量的糧食,給百姓以信心。”
“同時著錦衣衛等在百姓中散步流言,說朝廷有無數的糧食,足夠兌換。還可以說朝廷以後有可能恢復寶鈔的價值,現在兌換寶鈔就虧了。等等流言,以迷惑百姓。”
這些辦法都是後世玩爛的的東西,老百姓都明白。但是現在的老百姓雖然也不傻,但是見識太少,都不懂這些,所以還可以唬住百姓。
老朱也是古代人,也沒有見識過這樣的方法。不過在造反的時候散佈謠言的方法也類似,老朱思考了一下,就明白了道理,頓時對於允熥的智商有了更高的評價。但是老朱做事非常謹慎,考慮片刻,仍然否決了允熥的方法:“你的方法還是風險大,不能採用。”
允熥還是不願放棄:“皇爺爺,宋金元各朝均發行鈔票,在國家內外無事時也都保證了鈔票的穩定,不會失敗的。”
老朱仍搖頭道:“前朝成功,不代表本朝一定合適。”
允熥只有最後一個辦法了。他跪倒在地,說道:“皇爺爺,請信任我這一回。如果最終失敗,我情願從此不問政事。”這是壓上了自己的前途,包括皇太孫之位。
老朱從允熥的話感受到了他的決心,但是老朱不會允許他壓上這些的。即使這次允熥失敗了,也不代表他就不行,老朱對於自己已經認定的人不會輕易放棄。
他說道:“那就許給你二百萬石的糧食限量,開始一個月後,你只要能讓糧食的兌換量一座城市一天小於,小於五百石,就算你成功。一開始定的城市就不要多了,就京城,蘇州,杭州即可,這幾城就在附近容易聯絡;並且江南魚米之鄉,老百姓家中糧食充足,不會有太大的兌換需求。”
頓了頓,老朱又說道:“以後不要動不動就立這樣的諾言,人生這麼長,什麼都有可能發生。即使你這次失敗了,爺爺也不會怪你的。”
允熥聽了這充滿了長輩對於晚輩的關心、愛護的話,頓時倍受感動。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感情豐富的允熥頓時就紅了眼圈:“爺爺……”
老朱拍拍他的手,說道:“你是我選定的繼承人,將來整個國家都是你的,這次無論成敗,都是你的一次寶貴的經驗,對於你以後治理國家是有好處的。”
允熥擦擦眼角,說道:“那我就下去準備了。今天是九月二十日,我爭取在十月初一開始。”
老朱點點頭,說道:“可以,那你下去準備吧。”
允熥行禮欲退下。在他轉身出去之前,老朱叮囑道:“作為上位者,把持大局即可,其它事情都可以交給手下人去辦,你只需要負責監管最後的結果就行了,不必事必躬親;另外,關於‘軍校’的摺子我已經批示回兵部,這也由你來辦,你也注意一下,這件事也很重要。有什麼不懂得地方,或者不會處理的地方,可以多問問尚書、侍郎等人;關於大局不清楚的可以隨時來問我。”
允熥聽完了囑咐,見老朱沒有其它話要說了,轉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