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我家小四兒這是開竅了啊!”
以前,趙維對當皇帝這個事兒可是極為抗拒的,今天終於被說動了?忽必烈到底使的什麼招數?
攬過趙維的肩膀,“走,回宮,都等著你呢!”
這事兒就不是趙維動個念頭,就能成的事兒,中間麻煩著呢!
你想吧,一個漢人,還只是駙馬,來接掌元朝皇位,這本身就是個難題。
那些蒙古貴族、中原投降的漢人貴族、軍事貴族,還有色目貴族,再加上元朝本就分配不均的民族矛盾,可以說,元朝內部形式比大宋這邊要複雜得多得多。
趙維要即位,可不是忽必烈一句話就能解決的。
對了,別忘了,還有文人,中原計程車大夫集團。
趙維施行教改已經名聲在外,那些文人能願意讓他來執掌皇權嗎?
都是問題,需要極為精密的謀劃,才有可以達成這個目標。
正如忽必烈所言,機會他給趙維了,可是怎麼把握機會,卻是趙維自己的事。
當然了,忽必烈也不是全都不管,比如他留下阿丹,就是給趙維保留一些力量。
再比如,老爺子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也是為趙維開路。
而且,他接下來乾的事兒,確實出人意料,也是別人幹不了的。
更顯示出忽必烈的謀略與遠見,真的是一般人比不了的。
新崖山城外,張簡之的山坡草廬。
這天一早,相爺正敦促弟子進學,草廬之中,朗朗如濤,盡顯書香之氣。
相爺閒步捧卷,好不悠閒,眼神之中滿是祥和,再無官場之戾氣。
那個算無遺策的張簡之已然死了,而現在的他,只是山野間的授業老翁,這才是張簡之一生所求。
然而,草廬的柴門前,卻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正是大元天子——忽必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