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崖山,無論哪來的客商皆用金鈔,誰還用散碎銀兩?
關鍵是,除了銀樓寶鋪,還有銀行,誰還時時備著銀秤啊?
因此,小二哥的神情自然有些怪異。
弄的真金和南哥兒登時臊的沒臉見。
南哥兒更是趕緊把那一角銀子奪回來,自袖中掏出一張金鈔塞了回去。
小二哥這才由疑轉喜,美滋滋收下,陪笑著朝阿丹說了句,“客官端是會開玩笑!”
“咳咳!”忽必烈和阿丹不自在的清了清嗓子。
本來,琢磨著宋地不使中統鈔,拿銀子支付已然算大方。結果,真金白銀都不收的嗎?
卻是不知,宋朝的印鈔發行尤為堅實,百姓只認鈔票,不認金銀。
幸好小二哥是個有眼力見的,眼見二人尷尬,一禮掩過,“幾位且稍候,這就唱起來!”
說完,一聲高喝,“寧王幸至,賞鈔五元,點曲嘍!”
好吧,這又讓忽必烈驚異不已。
原來人家早就認出同坐的趙維,只是不想打擾。
食客們一聽唱喝,也是紛紛側目,但也僅僅是側目。
說白了,在新崖山見到寧王新鮮嗎?早就見怪不怪了。
況且,上前行禮,反倒給寧王徒增煩惱,兩不方便。
待歌妓喝起來,是蒙古曲兒,更不覺冒犯,各自品曲,享用美味。
對此,趙維也是苦笑搖頭,對忽必烈小聲兒道:“老爺子,您這賭就是這麼打的?”
忽必烈已經從剛剛的尷尬之中回過味來,依舊淡定從容,微微一笑,“別急啊!”
老爺子說要打賭,自然不會如此收場,歌妓一曲唱罷,博得滿堂喝彩。
此時,阿丹高喝一聲,“好!蒙古曲調端是豪邁!”
又從南哥兒那拿來金鈔,再點一曲,阿拉伯牧曲。
沒想到,那妓子也是神了,不但會唱蒙古歌兒,有客吩咐,馬上取來一把西塔琴叮咚彈唱,依舊悅耳。
對此,趙維也是無語。
忽必烈怕是不知道,這些走穴歌姬哪個不是身懷絕技?為了迎合不同客人的需求,自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忽必烈是難不住人家的。
然而,老爺子似乎也不在意,阿拉伯牧曲喝完,繼續點唱,這回是漢曲。
然後是威尼斯小曲,連殷人、東瀛人的曲目也不放過,儼然成了忽必烈的包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