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他們和陸陳二人一樣,皆是素衣儒袍,站滿了街道,白花花一片。
王應鱗、謝疊山等人,比陸陳來的還早,天沒亮便已經在學堂支應。
匠塾那邊也不含糊,致知院把這當成是自家後院兒,所以傾巢而出,全部到位。
包括與趙維關係非淺的嚴海將軍、血頭將軍、還有馬小乙、王勝等人也一一在列!
都是來給民學捧場的。
畢竟現在民學的開辦,已經不單單是象徵教改的問題,更準確的說,是兩個時代的碰撞!
以趙維為代表的新銳勢力。力圖改變大宋朝的舊有桎梏。
該出面的,卻是一個都不能少。
儘管新黨這邊貌似勢弱,處於不利態勢,可是場面起碼要過得去,得讓百姓知道,別看新黨連敗,可咱也不是好惹的!!
況且...像馬二爺、王勝、海娃這些人也不認為新黨勢弱。
不過是四哥還沒想動手,和舊黨裝裝樣子罷了。
真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收拾呂洪生、董學臣那幫人還不是分分鐘的事?
而且二爺還記著呢,昨夜趙孟禧可是說了,今天抽空到張府門前看看,就知道趙維兩師徒在怕什麼了。
所以二爺已經想好了,這邊開學大典一完,他就去趕張相爺那邊的場子,去看看四哥到底怕什麼!!
抱著同樣想法的不光二爺,沈福海也是這麼想的...
民學開學,比張簡之收徒早了那麼一會兒,畢竟學生們開了學馬上就要上課。
而張簡之那邊選的時辰已經臨近中午了。正好趕得上。
沈福海也要去看看,相爺昨夜說差遠了,要他今天自己去看到底差了多遠。
總之,民學這邊熱鬧無比,百姓之中關心教改,關心民學的也是大有人在。所以一早也都趕過來看熱鬧。
當看到那些出身貧寒,普通人家的孩子都能穿上一習白袍,眼神之中不由得流露出羨慕之情。
而除了羨慕,更有幾分欣慰。
本來嘛,看到下一代比自己這一代有希望,有奔頭。哪個又能不欣慰,不高興呢?
這是華夏民族的共性。
....
大典且不細說,畢竟是民間辦學,少了官方的諸多禮制,可絕對過得去。那麼多名儒重臣捧場可不是鬧著玩的。
陸秀夫、陳宜中之流,只要往那一站!那就是一倒風景,就感覺提氣!!
開學大典過後,學生們進入學堂開始上課,當朗朗讀書的聲音自學堂裡傳出來,給熙熙攘攘的街市都平添了幾分雅香...
二爺一看這沒他們什麼事兒了,拉上王勝和海娃就往張府那邊趕。
“走走走!咱二爺去長長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