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文武官員皆是震驚莫明,士氣大落。
沒辦法,官員一邊安撫守軍,以防宋軍趁火打劫,一面給在開城的安西王阿難答送去急報。
數日之後,阿難答收到重慶軍奏,還沒當回事兒。結果開啟一看,眼珠子差點沒掉出來。
突烈忽兒死了!?
算著日子,他到重慶上任還不足兩個月吧?那可是他手下愛將之一,怎麼說沒就沒了?
詳細看過戰報,方知宋人有兩種聲勢甚大的火器。
一種鋪天蓋地,落之即燃;另一種更是發出雷霆,瞬息即至。可破堅城,威力尤勝回回巨砲。
突烈忽兒正是死在那種比回回砲還要厲害的神秘火器之下。
阿難答不得不凝重起來。
給重慶方面去信,讓見證那一幕的將校帶著“證物”,即刻前往開城述職。
他要親自聽重慶的人講一講到底怎麼回事。
好吧,這麼做的目的不是要研究宋人的火器,而是阿難答壓根兒就不信,這已經超出了他的認知。
與神力無二。
直到王命一去一返,終於帶回了在那場炮擊之中倖存的元將和兩件事物。
等元將再次把那天的經過完完整整講了一遍,阿難答又看著他帶到開城的證物,卻是不得不信了。
那是一支箭頭沒能燃燒的火箭,和一發已經變成鐵餅的炮彈。
火箭倒沒什麼說的,只是箭頭的燃燒藥有些特別,是硝石粉、硫磺粉和一種未知東西的混合物。
首先,硝石就很不一般,不是元朝任何一地出產的硝石。
找火藥工匠來看,說這種硝石比元軍用的硝石純度要高得多,好用得多。這已經不是硝石了,而是另一種比硝石更好的藥料。
至於那種未知之物,則更讓眾人不解。
有點像樹膠,軟黏易燃。而且極為耐燒,少少的一點就能燒半天,且極易附著。
這管燃燒藥炸開,借這個未知東西的附著力,可以燒盡方圓近一丈的範圍。
阿難答和工匠不知道,那種硝石,在後世名叫智利硝石,與中原硝石確實不一樣。
而未知之物,其實叫橡膠,也是扶桑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