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聞董老漢道:“其實啊,早該撤了!大帥不在這幾年,釣魚城換了四個萬戶,沒一個活著出城的,都讓城裡頭的好漢給......”
說了一半,董老三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飄來一個你懂的神情。
好吧,大概意思就是,元人佔了釣魚城不假,可是城裡的百姓就從來沒服過元人。
明著不跟元人作對,可是城中的主官一個個都讓人給弄死了,而且死的不明不白,連兇手都抓不到。
趙維懂了,這不是阿難答好心直接給讓出來了,是他原本就沒佔踏實。
知道張珏一回來,城還得是人家的,弄不好還得把守城的軍隊搭進去。索性放棄掙扎,提前撤出去了。
如今回城,就像董老三說的,回去就是,進城就坐堂,沒有半點阻礙。
趙維心裡想樂,阿難答這人還挺光棍兒的,省了不少麻煩。
既然如此,那也沒什麼好說,當下天色不早,與眾商量之後,決定暫住淶灘,明日再向釣魚城挺進,大夥兒今晚就在河灘邊上對付一宿。
董老三還想請張珏、文天祥等人進鎮歇息,可是張珏以不驚擾百姓為由,拒絕了。
用他的話說,在合川一帶,之所以能如此受百姓擁戴,都是這麼一點一點積累出來的。
索性只有一夜,歲數大的上船,年輕力壯的就在河灘上點上篝火,蜷縮一宿。
只是打發走了董老三等百姓,又來了一個和尚,乃是二佛寺僧人。
開始只是遠遠地看著,隨後又一點點靠近。最後在趙維失去耐性,想要上前細問究竟的時候,和尚終於靠到近前。
“敢問施主,真是文山先生與張君玉?”
趙維眯眼看著和尚,結果那和尚又問了一句,“不知...寧王殿下可在隊中?”
“嗯!?”這句可把趙維驚著了。
從始至終,趙維可都沒表露過身份,這和尚怎麼知道的?
給王勝使了眼神,王道長劍都要拔出來了。
結果那僧人,“若殿下真在此處,且隨貧僧走一趟,有人要見殿下。”
趙維:“......”
怎麼越弄越玄乎呢?
仔細一想,怕個毛線!?這從河裡到岸上,再到山上,都是張珏的擁躉,一個和尚還能把他怎麼著了。
乾脆支起身子,“我便是趙維,前邊帶路!”
王勝和馬二爺一看,也是站了起來,“陪你去。”
和尚一看,叫一個出來仨兒,也不拒絕,而是讓趙維安心。
“殿下放心,一指山上的二佛寺,要見殿下的人就在寺中。”
說完,前方帶路,向山上走去。
一前三後,四人拾級而上,來到二佛寺山門前。
只見已經有兩個僧人在此等候,見趙維到了,趕緊開啟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