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七日之後。
大元上都,開平行在。
忽必烈裹著皮氅,卻是沒端著那本春秋註釋,面前的龍案上擺著兩樣事物。
內府大監阿丹急步走了進來,“回稟陛下,大都來訊息了。”
“哦?”忽必烈視線不移,眼皮微跳,顯然沒有表面那般鎮定。
“說結果!”
阿丹楞了愣,他可從沒見忽必烈失過態。
“結果便是...趙維攜文天祥、謝疊山、王應麟等眾跑了。”
“跑了......”忽必烈抬眼,沉默了良久,“跑了...就跑了吧!”
說完,似有幾分如釋重負之感。
阿丹極是不解,心說,“什麼叫跑了就跑了吧?”
可是詳情未稟,他也不好多問。
繼續道:“那夜,趙維果然去找了安西王。遵循陛下旨意,只要安西王出面,那就撤去佈置,任由趙維離去。”
“奴婢不敢違抗,只能眼睜睜著看趙維大鬧都城之後,揚長而去。甚有不甘!”
忽必烈卻笑了,顯然比剛才卻是輕鬆得多。
“有什麼不甘的?放走了人,朕又不會責罰於你。”
說著話,竟將龍案上的事物拿在手中把玩。
那是一塊再尋常不過的石頭,只是石頭的一面似是被人細細地把玩過,撮得十分乾淨。光滑的石面上,依稀可見點點血汙。
如果文天祥在此,定會驚出一身冷汗。
因為....因為這塊石頭正是趙維去探監之時,留下“扶桑”二字的那塊。
而桌上另一件事物,則是一張畫像,那是鎮國大將軍張弘範特意自東瀛送回來的。
畫上有一個人,是張弘範和親歷崖山海戰的元將們憑藉記憶,畫的一張“大宋璐王”的肖像。
只不過,這個璐王怎麼看,怎麼像是寧王趙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