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宋膽> 第122章 誰也不能死(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2章 誰也不能死(一) (2 / 4)

第一道旨,乃是宣佈:

先帝趙顯,仰望舊國,自醒亡國之罪,被俘之辱,痛改前非,勵精圖治,於大宋祥興五年十月二十,昭告天下,復辟趙氏之宋,恢復帝號,改元復昌。

宗氏子:福王趙與芮、世子趙孟禧、寧王趙維三人為佑證。

文天祥、王應麟、謝枋得、張珏等臣子為察。

大概意思就是:

亡國被俘都是我錯的,我知道錯了,決定改正,現在有宗室子孫和大宋臣子做見證,從今日起恢復趙宋國號。

趙顯復辟宋朝,再不是元之贏國公,而是宋之君王。

......

第二道旨,這就是真正的旨意了,合理合法。

忽必烈來了都無話可說,頂多罵趙顯出爾反爾,禪讓還帶反悔的。

“朕自知無能,苦民情於天下,愧對先皇聖祖,理當罪詔天下!遂,傳位趙昺,自享太上。”

意思是:我無能,苦了天下百姓,愧對祖宗,應該自罪,所以把皇位讓給兄弟趙昺,我當太上皇去。

這兩道旨意一下,大宋小朝廷就再也不是小朝廷,而是正統傳承,天王老子來了也挑不出半點毛病,天下百姓是要認的。

那些降元的漢臣沒了最後一塊遮羞布,皆成了亂臣賊子。

其威力之大,影響之深遠,是趙維折騰的死去活來可以比的嗎?

“還能這麼玩的嗎?”

趙維暗自咋舌,甚至有點自卑。

只能說,華夏文化要學的東西太多了,他這麼一個愣頭青和古代的這些人精比起來,差的遠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趙維並沒意識到,他確實沒有張珏,沒有謝道清的城府和見識,但他身上有的東西也是無可替代的。

正是他那天不怕地不怕的一身惡膽,才換來了今天的這個局面。換了別人,誰敢說出來大都救文天祥這種瘋話?

也正因為趙維的舉動,張珏才有機會再次揮兵礪馬,文天祥才不至於枉死重見天日。背了千年罵名的謝道清,才能集齊這麼多見證之臣,給趙宋一個名份。

而且,趙維並不知道,也正是他這份摻雜著人情的渾勁兒,使得這雪夜裡的很多人都免於一死。

是的,神經大條的趙維到現在還沒意識到,這院落之中相當一部分人註定離不開大都這座圍城。

“走了!走了!!”

旨意念完,趙維卻是一刻都等不及了,沒見王立已經親自來催促了。

現在是幾百個兵卒頂著北兵馬司的追兵,還有全城逐漸聚攏而來的元軍。再不走,就都白忙活了。

可是,一頓呼喝,院中應者甚少。

只見文天祥已經走到謝疊山面前,滿眼不捨。

趙孟禧和趙與芮,父子相對,淚眼滂沱。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