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根源在於——削藩。
沒錯,所謂削藩,說白了就是削弱割據地方的諸王權利,向中央集中,各朝各代都這麼幹。
忽必烈也面臨這個問題,老爺子老了,帝國的戰略重心也在向東轉移,再加上給太子將來登基鋪路。
擁兵數十萬的安西王府,怎麼能不讓忽必烈忌憚?自然要想方設法的削弱安西王的勢力。
可是,權力一但走到安西王府這個地步,是沒法回頭的。
各方的利益交織在一塊兒,阿難答就算想聽老爺子的話放權,他手底下的人也不答應。
所以,這就是矛盾所在。
此次自大本營開城回京,阿難答面臨的問題更多,更兇險。
首先是攻打東瀛。
忽必烈自各地調兵六十萬,那你知道這其中有安西王府多少兵嗎?
將近二十萬。也就是說,三分之一出自安西王府。
隨後,忽必烈又讓阿難答上呈開城屯田所的歷年收支。就是要要看賬,要把安西王府的底細查清楚。
而且這些陽謀,是臣子的本分,阿難答無法拒絕。
可是,長此以往,後果就是被老爺子一點點的蠶食掉,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
甚至可以預見,他這個安西王的未來,除了死路,沒有生路。
阿難答當然不會坐以待斃。
至於怎麼反抗,總不會是起兵造反吧?那不是求生路,而是求速死。
老爺子什麼能力,阿難答還是清楚的,不敢動這個念想。
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保住陝川兩個行省的“行樞密院”。
如果行樞密院被撤了,那安西王府就徹底失去了兵權,和等死沒區別了。
以上是前提,也是阿難答面臨的窘境。
回過頭來,接著說趙維。
那天趙維兩句話把阿難答頂了回去,臨走還來了一句,“我知道殿下的心意。”
什麼心意?
是要回黛西婭的心意?還是演戲給忽必烈的心意?
只這一句話,阿難答就明白了,趙維不是個紈絝,他比絕大多數人都厲害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