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了一眼趙與珞,然後決然轉身,出到屋外。
一出門,就見院中火把通明,馬小乙、王勝、海娃、血頭等人已經等在院中。
趙維環視一圈,也不廢話,“隨本王去大庫。”
眾人一振,“喏!”
浩蕩人群便朝著新崖山最深處的一個堡壘而去。
那是一座由大塊石料堆砌而成的龐大庫房,想進到內裡,要越過重重把守,道道暗哨。
等趙維開啟庫門,火光映照內裡之時,如山般的黃金白銀晃著人眼。
40萬斤白銀,2萬斤黃金,整個中美洲印第安人積攢了數百年,近乎一半以上的金銀全在這裡。
“裝船!”
馬二爺一陣心驚,“裝多少?”
“全部!”
馬小乙、王勝等人面面相覷,暗自咋舌。
40萬斤,就是640萬兩!
這麼說吧,元朝發行以白銀為準金的中統鈔,抵換大宋十八界會子和金國的交鈔,官定兩貫中統鈔抵一兩白銀。
因為嚴格執行,加上各地平準庫確實存銀頗豐的緣故,所以中統鈔兌價一直很穩定。
這也是元朝能得到許多南方漢民歸順的主要原因。
沒辦法,宋末確實太坑了,十八界會子也確實把百姓的精血吸得太狠了。
最甚之時,幾十貫宋錢不可貿一履。
也就是說,幾十貫會子連一雙草鞋都買不來,百姓還怎麼活?
但是,正是這把會子打趴下的中統鈔,你知道有多少平準銀嗎?
南北加在一塊兒,也只有93萬多兩白銀。
趙維要一下子弄回去600多萬兩,還不算黃金,他...他要幹啥?
正懵著,就見大庫之側的樹影之下,一個老人佝僂著身子緩緩走來。
大夥兒一看,正是趙維的那個老師,張師父。
老爺子七十歲高齡了,顫巍巍地走過來,趙維馬上迎上去。
“師父!”
張師父點了點頭,由趙維扶著來到庫前,“要走?”
“嗯!”
“都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