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聊起朝中議政,趙維一聽便有些憤憤不平。
“他媽的!陳宜中那老王八蛋別把某家惹急了,早晚找回這個場子。”
按理說,無論爵位,還是這一路的貢獻,趙維是肯定有資格參加議事的。
但是,陳宜中說了,有他沒我。於是,為了照顧陳相公的情緒,楊太后只得犧牲趙維,讓他自己作去了。
而且給了特權,別人不能隨意出營,但趙維可以。而且出入自由,無需報備。
趙與珞聽了兒子的混蛋話,少見的沒有斥責,軟言道:“陳與權心思還是為國的。”
好吧,成王對陳宜中也頗有微詞。只不過,只憑他能拋下妻女,陪著皇駕遠走美洲這一點,那些小瑕疵能不提就不提了。
囑咐趙維:“尋個機會,與陳與權說些好話,他也非心胸狹小之人。”
趙維擺手,“別!你是我親爹。讓我給陳宜中說軟話?下輩子吧!”
不提那老倌兒,“對了,朝議可有章程?”
趙與珞點頭,“今日剛剛定下。”
“哦?”趙維一聽,登時來了精神,“什麼章程?”
趙與珞道,“之前不是說過,要集中技匠統一治戶嗎?”
“嗯。”趙維應著。
之前的方略確實是這麼回事兒。說白了,就是集中力量幹大事,把帶來的匠人統一管理,儲備軍械。其餘百姓與軍隊合而為一,合力墾耕。
但是,巴拿馬這個地方顯然不太適合,這才有了變數。
“現在自然不同,陸相與江殿帥主張因地制宜。除了御前保留三萬常兵,造船、軍械諸務工匠留中統領之外,其餘兵卒與百姓計十三萬人,分成兩百餘支散隊,各尋宜耕宜林之地,建立軍屯。”
“軍屯?”趙維恍然。心說,相公果然還是相公,終還是有法子的。
其實之前,他是不知道巴拿馬這片地方這麼零碎的,來了之後也很為難,這裡就不利於集體發力。
分割軍屯,確實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這樣一來,十幾萬人分割成若干小集體,各處開花,建立營地,便可因地而為了,解決了地勢零碎的難題。
比如,有的地方適合砍伐林木,那就主攻採伐;有的地方適宜耕作,那就只種糧。所有產出則交由朝廷配給。
這樣,既能保證十幾萬人的生活,又可最大限度的節流盈餘,為將來囤積實力。
要知道,這十幾萬人已經不考慮個人得失了。只有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臥薪嚐膽,方有歸宋的那一天。
不由自語出聲,“這個時候,每個人都當無私啊!”
“那什麼時候分屯?”
趙與珞點頭認同,“若有私心,危寧難救!”
“什麼時候分軍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