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重活一次> 第802章 各自在行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02章 各自在行動 (1 / 2)

一位老人摔倒在街頭,人們紛紛伸出援手,但是誰也沒有把老人扶起來,還有人“善意”地提醒:“別去扶他,當心賴上你,到時後悔都來不及了。”

這不是無的放矢,近日,曲思遠扶人被殺一案在網路上傳的沸沸揚揚,引起眾人關注,而今天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讓無數人眼鏡大跌的是,曲思遠的父母敗訴!

扶,還是不該扶?之前在這個話題甚囂塵上之時,企鵝網曾經發起過投票,近13萬名網友進行了參與。

其中,有62.54%的網友選擇了“絕對不會,怕惹麻煩”,有33.45%的網友認為,應該先理性判斷,再作決定。僅有4.01%的網友覺得,肯定應該扶老人,認為“這是起碼的公德”。

大部分網友認為,報道中用“寒心”這個詞語,來形容這次投票結果恐怕不恰當。不是大家不想幫,而是不敢幫。用“悲哀”更恰當,更能反映出我們這個社會的無奈……

——《一紙判決,讓華夏的道德水平倒退了30年》

曲思遠一案中,曲思遠的父母根本無法證明自己的兒子沒有撞倒老太太,但法律也根本無法證明曲思遠撞倒了老太太,在這時候,法院看似幫助了那位老人,維護了弱勢一方的利益,但此次的“有罪推定”將會持續的在社會發酵,幾年之後,由這樁案子糾纏而成的心結,將會宛如病灶,一直存在於社會,潛伏於人心,順勢應景不時發作,既是道德滑坡的標誌,還是諸多缺德行為的遮羞布和擋箭牌,他們之所以冷漠,實在是對事實人情做權衡之後的無奈抉擇……

——《社會道德淪喪誰之錯?被政府被法律逼的!》

“這無疑是一件比較悲哀的事情。”華夏人民大學民法學教授劉嘉亮感嘆說。

他認為,如果一個社會有這樣的普遍狀況,人們不敢伸出援助之手,怕攤上官司、承擔鉅額賠償,這就需要我們從各個方面去檢討。“首先要從社會倫理道德的方面去檢討,另外也要從法律規定和執法的角度去檢討。”

在劉嘉亮看來,如果被告不能證明原告實施了加害行為,或者不能證明加害行為與自己受傷之間存在因果關係,那麼,都不能夠判決原告的行為誘發被告的精神病發作,有些法院從所謂的公平角度出發,在沒有查清事實真相的情況下,判決原告承擔部分或全部責任。從表面上看,這使案件得到了處理,當事人之間的糾紛也被壓下去了,但是,造成的社會後果往往是不好的,一個判決,不能從個案的視角來看,還要從對老百姓的行為導向來看。法院的司法活動,既是解決糾紛,也會給人們的行為建立一個準則……

——《權威教授解讀曲思遠被殺案》

這是因為世風日下,還是因為做好事有風險?法院的判決使人們害怕擔上這些麻煩事,使人們趨向去認為法院不支援此類事情。並徹底地以法的形式摧毀人們的愛心,明目張膽地把人心引向惡,在某種程度上,這個判決告誡我們,見人危難不能救,否則會引火燒身,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痛苦。這種引導顯然是違背公理的。如果人人自保,見威不救,社會將是如此的冷酷。而在現存的社會問題並不是愛心氾濫而是私心氾濫,我們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所需要的是對愛的倡導而不是無情的絞殺。因此此案進行重審也有其必要性,嚴查此案件背後是否有作偽證和外力干預司法甚至腐敗的問題,做出令人信服的共振判決,維護法律的尊嚴還善良人清白在某種程度上是很必要的……

——《悄然之間,扶起老太太也變成了一種高危動作!》

因為今天在庭審現場所看到的那一幕幕堪稱是鬧劇一般的審判,那些記者們的良知頓時被徹底的激怒,他們決定用自己的筆桿,發出那份不忿的吶喊,去對著那些隻手遮天的權勢表達著一種抗拒。

幾乎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在回到公司之後,一番奮筆疾書,洋洋灑灑的批判文章頓時接連出爐,隨即便被髮布了出來。

那些紙質媒體的效率自然是要略慢一些,到了下午時分,反應最為快速的網路媒體之上,特別是各大入口網站之上,關於此次庭審的相關文章已經全都被放出,甚至薪浪、網益以及嗖狐等網站,還專門為這起案件設立了專題,裡面充斥了大量對於此次庭審的評論與分析,一時間,網路之上,因為這起案件,再度驚爆了人們的眼球,炸開了鍋。

“這絕對是一場赤裸裸的冤案!”

“法官的眼睛瞎了嗎?還是說覺得我們都是傻比?”

“就是,這個判案的法官,不會是從什麼野雞大學畢業的吧!”

“都說殺人犯的姐夫是京城的一個副區長,要說這裡面沒有貓膩,打死我都不信!”

“樓上+1”

“樓上+10086”

“要是我是死者的家屬,一把菜刀砍死他們,先殺殺人兇手,再把法官也砍死,我也有精神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