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一雙鷹瞳> 第四百九十九章 書房教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九十九章 書房教子 (2 / 2)

林文說:“胤禛二十一歲受封為貝勒,三十二歲被封為和碩雍親王,四十五歲繼承皇位,年號雍正。他在位期間,做出了一系列改革:實行改土歸流,加強了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攤丁入畝,廢除賤籍制度,改變過去按人丁、地畝雙重徵收標準,丁銀攤入田賦一併徵收,減輕了沒有土地和擁有很少土地的農民負擔,促進了人口增長;實行耗羨歸公,對財政進行大力整頓,建立養廉銀製度,在某種程度上杜絕了腐敗,充盈了國庫;實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以往只有老百姓交稅,還要服兵役和徭役,官紳是屬於統治階級,不當差,也不交稅。改革後,官紳也要交稅當差。

雍正推行改土歸流,得罪了地方勢力;攤丁入畝,吃虧的是大地主們,又把他們得罪了;耗羨歸公,當官的沒了進項銀子,把官員得罪了;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剝奪了讀書人的特權,把天下士子都得罪了。但是,他的這些改革,沒有一項傷及到平民百姓絲毫利益,而且減輕了百姓的生活壓力,緩解了社會根本矛盾,為了鞏固王朝的統治和大清的根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雍正得罪的人太多了,說他壞話的人就多,大地主們罵他、士紳們罵他,就連官員們也在私下裡罵他。

但是,我們看看雍正的功績:

在軍事上,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在政治上,整頓吏治,設立軍機處集中事權;在經濟上,清理欠款,使國庫有錢進行救災賑災;改善秘密立儲制度,使皇位繼承製度化,避免了皇子們互相傾軋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雍正帝一生勤於政事。他在位期間,嚴格自律,奉行“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勤於政事,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睡眠時間不足四個小時。一年之中只有生日那天才會休息。我們現在能夠查到的數萬件奏摺中,他所寫下的批語,就多達一千多萬字。無論他勤政精神、理財成效方面,還是治國業績,在華夏古代帝王之中,都堪稱為楷模。”

林文喝了口茶後,接著說道:“對雍正的評說嘛,他的父親康熙帝說,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康熙帝被我們稱為千古一帝,他觀察了雍正十多年,最後下定決心立為繼承人,可見雍正在各方面都是非常優秀的皇帝人選。

也有人說他雄才陰鷙,對兄弟、對官員動起手來毫不留情。但我卻不這樣認為,如果一位皇帝是個老好人,或者心慈手軟,那麼,他不僅幹不成事業,還會殃及百姓社稷。

還有人說,他刻薄但不寡恩,他冷酷絕非無情。也有人說,雍正一朝無官不清的說法,或許過於誇張,但卻是對雍正治國的公正評價。

這些評論我們姑且不論,雍正在位十三年中,宵旰焦勞、勤於庶政是事實,他意志堅強、性格剛毅、奮發有為也是事實,他踏實做事、改革弊端、功績卓越還是事實。

雍正一生,沒有去計較個人得失,更不在意後世評說,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為國為民操勞致死。

後人曾感嘆,雍正在位時間太短就暴死了,如果多活十年,整個政局就會不同,如果多活三十年,或許,會因他而改變此後華夏的命運。”

林文說完,見兒子一副略有所思的樣子,他拿出前不久剛剛從慈善拍賣會上得到兩枚雍正玉印,遞給林峰,說:“孩子,這兩方玉印,一方是雍正青年時用的印章,一方是他當了皇上後用的私印,爸爸送給你。”

林峰小心地接過玉印後,林文說:“孩子,你即將邁入大學的校門,就像一隻雛鷹,要開始展翅翱翔蒼穹。將來,無論你能夠達到什麼程度,要牢牢記住爸爸的話:擁有一方土地,就要造福一方子民!無論身為何職,居於何位,都要兢兢業業盡好自己的職責,要為百姓、為蒼生謀福利!不必計較個人榮辱,不必在意他人評說,擁有堅強的信心和堅忍不拔的毅力,成就人生的輝煌!”

林峰手捧兩枚雍正玉印,望著父親林文離開的身影,久久站在書房中,那稚氣未退的臉上,多了幾分堅毅、幾分沉穩,還有幾分凝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