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不如疏。”
皇甫鉉點點頭,神情略有凝重,似在思索什麼,楚凌的這一觀點,皇甫鉉是認可的,一味地去壓,或在短期就能見到成效,然在暗處也埋有隱患,不將病灶找到,時間久了,局勢變了,就極可能暴露出致命問題。
時下的大風就存有這種情況。
作為大風至尊,皇甫鉉所想所慮遠非尋常人能想象的,其想要做的事情,必是讓大風變得更好,不過如此一來的話,勢必會觸碰到某些人的利益。
“那麼依著你之見,大風日報要該如何開辦呢?”
皇甫鉉看向楚凌,“畢竟先前在民間並無此物,即便國朝有邸報,但兩者的性質是不同的。
按你所講大風日報想每日刊印發售,暫不論售價多少,就說刊印,用雕版印刷就不合適。
一來時間來不及,二來成本過高。
即便募集人手去謄抄,其中的制約性太多,量達不到所需,那創辦大風日報,想以此掌控住輿情導向,就是妄想妄談。”
“陛下說的沒錯。”
楚凌點點頭道:“大風日報想要問世,就必須解決刊印問題,成本要壓低,量要達到一定規模,唯有如此,才可能在民間暢銷起來。”
皇甫鉉倚著軟墊,聽著楚凌所講。
皇甫鉉想要看看,楚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畢竟提出良策,是需要克服困難,解決難點,可以帶來直觀前景,倘若只是說說,卻沒有任何實際變化,那就是打嘴炮說空話,這不是皇甫鉉想要的。
“針對刊印問題,學生覺得用活字排版印刷最佳。”
楚凌的一句話,令皇甫鉉起了興趣,讓高忠、樑棟、陳武幾人,流露出各異的神情。
“活字排版印刷?”
“對。”
見皇甫鉉有疑,楚凌解釋道:“眼下我朝盛行的是雕版印刷,就像一本書從校對到出版,需要提前雕刻模板,以便於批次刊印,這的確要比謄抄便捷不少,不過在學生看來,雕版印刷不僅費時費工,關鍵還很浪費。”
皇甫鉉的眼神變了。
“畢竟某類書籍刊印好了,模板就只能閒置,平日還要維護,稍有紕漏就可能損壞,那到時再想刊印,就必須先重新雕刻模板才行,這些成本都被疊加進書價裡。”
楚凌條理清晰的講述著,“學生提到的活字排版印刷,就是單字單坯,按照一定順序鐫刻燒製,需要進行刊印時,就按所接書籍排版,而進行完刊印後,再按序放回原處,無需特別鐫刻整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