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幾人被分配到鯉魚島,等於古代的變相發配充軍,而且沒有軍餉,軍人。
一切都要自己組建,即使組建好了也是歸功於國家領導,而不是個人,這還真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但是幾人卻義無反顧的接下了這個任務。蘇靜等四女為他們送行,只是她們還在按部就班的實習加鍛鍊中。
這不單是三兄弟對張宇的信任,而且是他們的使命,軍人的職責就是服從軍令,軍令如山。
四人拿著一紙調令,趕往目的地。
他們現在不會暴露身份,出發前就已經計劃好了,先混入漁民之中,然後在見機行事。儘可能的多拉攏些底層的子弟,探明鯉魚島的實際情況,這樣才會為以後的行動奠定優勢。
張宇他們這次是分開行動,高義,王戰海,陳全的任務是每人尋找10個成員,不要求多能打,只要求必須忠心於天道兵團,這是幾人商量的最後底線。
三位兄長雖然按出生年月排序在前,但是現在張宇的軍銜可是排長,比他們一等兵的職位高,所以在某方面來講,他雖然沒有兵,但卻實實在在的還是個領導。
現在張宇雖然相當於一個空殼少尉級別,但是他不覺得委屈,因為這比前世的白手起家強多了,最起碼是名正言順。
四兄弟分開行動,張宇獨自來到沿海漁村的附近,想要從基層入手。
走進魚村,一股難聞的腥味撲鼻而來。村裡最少有著幾百戶的漁民,他們以捕魚為生,每日往返於海面與陸地,以漁船為媒介賺取生活所需。
近年來鯉魚島附近還經常出現倭國士兵,稱鯉魚島是他們的領地,不準漁民來鯉魚島附近捕魚,否則視為偷渡與盜竊他國財產,一經發現立即槍決。
漁民們只有那麼大的地方可以捕魚,如果不去鯉魚島,他們就會斷了經濟來源。所以雖然有倭國的威脅,但是他們還是會偷偷出去到鯉魚島附近打魚。
就在前三年前,魚村的一個年輕漁民離勇因為打魚被發現,結果卻當場殞命。
離勇的老父與媳婦傷心欲絕,將此事告上法庭,結果國家卻只是以外交部的名義發出抗議與指責。
倭國卻依然我行我素,三年來兩國對鯉魚島的爭議不休,但也沒有個準確的說詞,依然各自為政。
這幾年沒少死人,已經鬧得是怨聲載道,漁民們自發的組建“護魚隊”也不時地回擊一下倭國士兵,可惜沒有國家支援的正式編制,還真沒起到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