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怔,如此顯而易懂的道理,身為堂堂大明天子又如何能不懂?
只是他精於戰事,將國事長久以往的交給了自己大兒子朱高煦來管理,至此才疏忽了朝政民生。
而在看到徐子麟將這偏僻的小縣城憑藉自己的智慧就打造瞭如今這番盛世景象,他隱藏內心深處的帝王之志,又開始逐漸澎湃了起來。
“如徐縣令所言,這疏於治理,長久下去,豈不會讓這些百姓覺得地位權利,日益高漲,到最後印象道管轄治理之權?”
朱棣雖然覺得徐子麟的這一番話說的在理,但畢竟封建落後的古代採取的都是君主專制的制度。
放權於民、官、商,這無異於是增加了他們日後作亂的機率。
畢竟這歷朝歷代,都是有著官宦、藩王格局一番,因為皇權過於放鬆,導致他們起了謀逆之心。
徐子麟打量著朱棣,不禁有些好奇,“這商人還是愛國啊,竟然對治國、治民之策這麼感興趣。”
不過礙於眼前這人乃是他的大僱主,所以在這些問題的交談上,徐子麟自當是知無不言。
他笑著搖搖頭,“這治民和治國雖同出一轍,但兩者之間卻是有著極大的不同。”
“哦?”朱棣若有所思。
徐子麟解釋道:“這蓬萊縣如今雖佔地萬畝由於,也在這十里八鄉都積攢下了不少的名氣。”
“甚至不少百姓都紛紛前來蓬萊縣定居。”
“但即便如此,蓬萊縣依舊是大明偏隅一地的小小一縣。”
“這裡的百姓能有多少?”
“五千?一萬?還是十萬?”
說到這裡,徐子麟替朱棣切了一杯茶,然後自顧倒了一杯,抿了一口才道:“就算百姓的數量再多,充其量也就是一些沒有見識,被困在大山之中的無識之人罷了。”
“他們哪懂得什麼造反。”
“只要他們吃飽了,給他創造出透過勞動實現自己價值的機會,他們不僅會任勞任怨,更是會把你當做青天大老爺一樣!”
徐子麟指了指漫天星空的蒼穹,一臉自通道:“相比你也在縣裡看到了,我在他們眼裡是什麼樣的人。”
看著徐子麟,朱棣微微一怔,回想起了自己來到蓬萊縣這兩天的所見所聞。
那一幕幕被宰的回憶頓時湧上了心頭,就在他剛要吐槽的時候,卻是微微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