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大白膽戰心驚地看看大木桶裡面,全是灰塵。
宋大白記得在那本手記中,大木桶的顏色明明寫著是黑色………但他沒有再想下去。
李元豐自然最關心通往兩邊房間的大桶房門。
…………
房門的內側都有橫銷鐵鎖。兩扇門上的鐵銷都沒有損壞,也許樸田老人事後修理過,也可能真正的現場在走廊對面的共用大桶房裡。宋大白不可能將手記中的記載全部背下來,所以當然無法準確把握每個房間的位置和方位。
…………
“怎麼看?大白。”李元豐前後左右地搖晃著門,緩緩問說。
“這門很結實。與門框之間也沒———手記裡連這點都寫到了,說明至少當時,門的狀態與我們現在看見的一樣。”
“也就是說———不可能有人用線或針做手腳,從外面將房門關起來嘍。”
“是的。不僅如此。在那個手記裡,不是說鐵銷、鐵銷口、門、門框這些地方都沒有疑點嗎?”
“………”
…………
“像這樣在鐵銷上做手腳,造成密室假象的案子有許多種呵。”李元豐用手捏著門框上的橫鐵銷,“將這個鐵銷,這樣子,掰到斜上方,底下放一小塊蠟燭固定。將門關起來以後,在外面用某種方法,讓蠟燭熔化,鐵銷就會因為自重而落到鐵銷口裡。同樣的法子,在橫鐵銷底下放上一根小木棍固定,點著後,迅速關好門。當小木棍燒完後,鐵銷也會落下來。”
“原來是這樣。”
…………
聽完李元豐的說明,宋大白想起從前看過的懸案書中,也出現過這樣的把戲。但宋大白對這種把戲沒什麼興趣。這也許是因為他不太喜歡所謂的“密室懸案”。在有些懸案書中,還會出現兇手利用亡去來證明自己不在現場的把戲。
對這一類懸案,宋大白也不太喜歡。每當宋大白看到書裡,案件撲朔迷離的時候,心裡都會想———總有辦法破案的,當最後謎底被揭破的時候,他也不會感到很是興然,最多就是嘟囔一句———原來如此。
…………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手法,但是………如果使用蠟燭作案的話,肯定會留下痕跡;如果燒什麼東西的話,也必然會有灰燼產生………當他在風匕房間裡,看見那本懸案書的時候,馬上說了一句話———也看這樣的書嗎?”
“………這就說明樸田老人對記載懸案的書很熟悉,也常常看。所以知道一些密室破案的知識也就不足為怪了。在手記裡,還寫到———總之,沒有任何疑點。而且還斷言風匕和風幾衝進大桶房的一剎那,是沒工夫銷燬證據的。目前,我們只能相信這些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