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血色大明之末世中興> 第二十六章 巡按解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六章 巡按解圍 (2 / 2)

起先,浙江的官不知新撫臺的底細,對他尚有幾分恭敬,後來摸著他軟懦可欺,非但閹黨橫行,不是閹黨的也都霸道起來。由是,兩浙官場愈加烏煙瘴氣。

張鳳翼見了撫臺大人,參拜已畢,想與他談些公事,可撫臺大人的話頭只在別的地方敷衍,一會說起江南的天氣,一會又說起錢塘的大潮。

張鳳翼費了九牛二虎的力,也未曾將話頭引到公事上來,又坐了片刻,實在覺著無趣,便悻悻告辭。撫臺大人一面挽留,一面將他送出門外。

張鳳翼見撫臺是個稀鬆官,便打心裡瞧他不上,也不顧官場的規矩,未曾告別,即命揚帆起航,仍舊巡按各府,情形卻與嘉興別無二致,到浙西的幾個府,壓榨百姓的事還要更嚴重些。巡來巡去,也不過理一理刑獄,放幾個蒙冤受屈的百姓,除此之外,卻是愛莫能助的。

待巡完兩浙,已是五個月後,這時,正是天啟六年(1626)二三月間。張鳳翼事畢返京,郝知府率本府僚屬候在嘉興碼頭等著相送,李羨之亦在其中。張鳳翼到得嘉興,與郝知府等官草草作別,而後便摒退閒人,單請李羨之上船。

李羨之上了船,張鳳翼親自引著他走到靠裡一間小艙中,然後將門關嚴。方一坐定,劈口便道:“朝廷出了大事,羨之兄可知道?”

李羨之道:“天下為之洶洶,如何不知?”

張鳳翼口中的大事即是魏忠賢為把持朝政,打壓東林,又興的一次大獄。閹黨大肆搜捕東林士人,就連罷職在家的亦不能倖免。高攀龍、周起元、周順昌、繆昌期、周宗建、黃尊素、李應升等七位東林首要人物皆遭閹難,或自殺,或下獄而死,舉世惜之。

張鳳翼憤然嘆道:“君子罹難,百姓被禍,邊患不止,刀兵不息,大明社稷尚有救否?”

李羨之聽了,默然無語。半晌,張鳳翼語氣低沉,一字一頓道:“我欲上書,劾奏閹黨弄權誤國!”

李羨之驚道:“縱是上書,亦必落在閹黨手中,既於時局無補,又害了自家性命,卻是何苦?”

張鳳翼道:“言官言事,乃是本分,何惜一死?”

李羨之勸道:“閹黨殺心正盛,正愁無處下手,年兄若此時上表,勢必牽連極廣,豈不正中下懷?還請冷靜三思。”

張鳳翼只是憤憤道:“賢臣被殺,不能發一言相救,心中實在不甘!”

李羨之道:“而今時局已然如此,已不可收拾。我等拼死一搏,亦不過落個燈蛾撲火的下場,不如委曲求全,以待時局變化,要除閹黨非有新君不可。”

話一說完,李羨之與張鳳翼兩人皆大驚失色。原來,李羨之為了安撫張鳳翼,一時不慎,竟將“新君”二字脫口而出。若是傳到外處,被閹黨所用,便是“擅言廢立”的滅門重罪。所幸當場只有他二人,並無第三人在,尚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李羨之見禍已從口出,索性道:“年兄且忍耐一時,二三年內,必見分曉!”

張鳳翼自然不知李羨之能知後世之事,驚的下巴都要掉了,半晌才問道:“羨之兄從何得知?”

李羨之支吾其詞,道:“弟日前曾做一夢,夢中仙人透露天機。”

張鳳翼半信半疑,道:“當今聖上尚在青春年少,太子亦不滿一歲,二三年內如何能有分曉?”

李羨之道:“滅閹黨者,非太子,乃信王也!”

張鳳翼見李羨之愈說愈離譜,便忘了自己一腔憤怒,反倒勸起李羨之來:“此等大逆之言,今日便爛在我腹中,羨之兄切莫再說,小心大禍臨頭。”

李羨之道:“自今日起,我的性命便在年兄手中了,還望靜待時局,莫要輕言生死!”

張鳳翼本不信李羨之所說之言,又見他說的認真,不免將信將疑起來,道:“羨之兄莫慮,你我便以三年為期,一賭輸贏。”

李羨之見一場風雨化作虛無,便道:“一言為定!”然後又與張鳳翼閒話片刻,打袖裡取出一封書信,託他帶到京裡轉給周郎中,無非是“敬請師安”的一些應酬而已。張鳳翼又遷延一日,次日一早,作別起航還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