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群中很多皇帝都彷彿開啟了新思路一樣。
這才是正經的研究歷史,你如果連史書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都不清楚,你怎麼能知道作者在說什麼話呢?
尤其是炎黃的文字,一個字有很多的解釋。
你能知道,作者選擇的是哪一種嗎?
崇禎對陳通佩服得五體投地,怪不得陳通能透過歷史的迷霧看到那麼複雜的利益關係。
這都是因為人家看問題的角度跟所有人都不同。
自掛東南枝(最純昏君):
“原來我們去看《三國志》連根本問題都沒搞清楚
我甚至還以為陳壽是在吹捧諸葛亮了。
原來他是在黑諸葛亮啊!
那再來看看三國志所記載的歷史,那意義完全不同了。”
………………
呂后,劉邦,漢武帝等人也是為陳通受一個大拇指,這讀書人的心眼就是多。
就在他們想要誇讚陳通的時候,宋徽宗卻不幹了。
他絕對不允許陳通在聊天群裡帶節奏。
最美瘦金體:
“為什麼你們這麼輕易的相信陳通呢?
陳通說史官明吹暗損,史書裡就存在這種情況嗎?
除了陳壽這種情況外,有沒有別人也這麼幹過?
我覺著,這事仍然屬於孤立不證!
有本事,你給我說說,其他的例子。”
………………
陳通搖了搖頭,看來這些人根本就無法接受最為新銳的角度和思辨邏輯。
你連這個人是敵是友都分不清,你怎麼知道他說的話,他做的事,是偏向於那一邊呢?
你以為人家在幫你,實際上人家是在害你呀!
要是古人把立場沒搞清楚,那有可能就會有身死族滅的下場。
所以陳通必須給他上一課。
陳通:
“你要說古代史官不存在這種現象,只能說明你孤陋寡聞。
你知道五代十國國時期的史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