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的發展就帶動了手工業的繁榮,對於這些工匠的需求就更大了。
於是乎,宋朝就為這些手工業者建立了專門的戶籍,就是對他們進行集中統一管理。
要讓他們為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發光發熱。
匠戶入籍,就是從這個時代形成的。
而元朝為什麼要制定匠戶制度呢?
那還是因為科技生產力的發展。
元朝為什麼能夠一統天下呢?
其實就在於元朝對於遼人和金人的科技樹的繼承。
他們知道了科技的重要性。
所以他們更看重這些手工業者,因為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
他們要把這些手工業者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所以對他們進行了更加嚴格的管理。
但這一切只能說明一點,這是整個社會經濟繁榮過程中的必然程序。
因為經濟的發展,使得需要更加精細的分工,需要這些手工業者向職業化的道路演進。
而他們又代表了最為先進的生產力,作為王朝的統治者,那當然要對這把利劍好好管理。
這其實就是對漢武帝鹽鐵令的遵守。
防止自己的競爭對手擁有跟自己等同的科技樹,從而喪失科技領先的地位。
這不僅僅是對科學技術的尊重,更是對科學技術的保護,防止被敵人利用。
從歷史的演進過程不難發現。
這根本就是生產力倒逼制度所造成的結果,
而不是你們認為的,開歷史的倒車。
你們連這個都沒搞明白啊?”
………………
楊廣哈哈大笑,眼中滿是讚賞。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看看,什麼才叫經濟之道?“
“很多制度的出現,那就是因為生產力已經出現了質變,需要出現新的制度來適應。“
“以前的社會分工,只有士農工商,這種社會分工已經明顯無法適應社會的繁榮。“
“所以才會出現更加精細化的職業分工。“
“比如把軍人從士農工商裡面剝離出來,讓軍人職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