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鈞一髮之際,吳百戶卻是早有防備,兩名手持盾牌的屬下立刻擋在面前。
童副將的這一舉動,更加證明了他的做賊心虛,在兩人自證清白的關鍵時刻,他率先出手,就是急於殺人滅口!
放下兵器的將士此刻心緒頗為複雜,既慶幸、又憤恨!
“留下一隊弟兄,保護傷員和郡主二人,其餘人等,清剿叛徒!”蕭文斌單手揮下,做出一個弒殺的動作,打消了那些還抱有僥倖心思的人。
還未投降的將士,此刻紛紛扔下武器,自覺地趴在一旁的牆上。
攻守之勢,便轉換了過來!
這場寧夏鎮的清剿戰役,持續了整整一天。最後以二百三十四人投降,一百六十六人陣亡,生擒童副將而告終。
經過審訊,童副將與京都的往來信件,被一一放到了蕭文君面前。但其中並沒有多少有用的資訊,直到看到最後一封信:
“如遇蕭文君及王九淵,無須上報,就地格殺!”
幾人商議片刻後,得出結論:時間就是一切!要出手,便要打對手一個出其不意!
務必要抓住這個時間差!
蕭文君放飛了去往京都的信鴿,依著童副將的口吻寫到,蕭王二人皆被童副將拿下,以此向宇文耀邀功。
但此事只是暫且告一段落,並沒有結束。根據官道而來的最新訊息,之前不少被奪權的軍隊,現在和寧夏鎮一樣已經迴歸了軍權,可見宇文曜此番行事確實太過倉促、欠缺考慮。
與此同時,賀泓也按照蕭文君所交代的,將那一支西涼地區韓爺所資助的馬賊,帶到了寧夏鎮外。
這支數百人的部隊,雖比不上蕭文斌的“猛虎”之師,但他們常年在馬背上生活,戰鬥力也不容小覷。
邊境守軍碰到如此數量龐大的西涼騎兵,雙方險些大打出手,造成烏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但此刻幾人卻是因為如何抓住時機,打時間差而僵持不下。換句話說是如何選擇前往京都的路線:選了好幾條路線,依靠騎兵的優勢,哪怕是急行軍日夜兼程,從寧夏到京都,耗時太長,意味著變故增加。
蕭文君看著地圖,突然靈機一動:“何不走水路?順流而下,再騎馬急行軍,至少能節約三天的時間!”
說幹就幹,不再遲疑,賀泓租下數十條商船,堆上滿船的貨物,喬裝成西涼商人模樣。
一旦跨過西涼控制的河套地區,回到大齊境內,距離京都的距離,便屈指可數了!
不過,向敵人借道,本來就有些匪夷所思,普通人哪裡想得到。就算能想到,所面臨的壓力,也絕非常人敢去做的。
而蕭文君就是敢想敢做的女子!
西涼境內的官府,只當他們是從寧夏鎮附近而來的普通商船,是以並未受到太多的盤剝。偶然遇到了一次險情,在那群馬賊手底下輕鬆化解。
離大齊越來越近了!
京都,我蕭文君又殺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