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是幾個月過去了,三省六部、朝會正常運轉,各部官員空前的和諧。
但這些都是表象,該推諉的事情一件不落,該落井下石的機會一個不漏。
皇子們安分,臣子們更加守己。
直到天災頻發,朝堂上才有了明顯的爭論。
入夏之後,暑氣的燥熱席捲了整個大齊,世家貴族的家眷們便盼著下場大雨,消暑的同時,還能舉辦幾場詩會,荷塘月色、雨中浪漫、才子佳人,想想都覺得美妙。
可能是眾人的願力太強,不久後果真下了場滂沱大雨,不過這雨一下下來,便沒有停的時候,防汛急報如雪花片一樣,從各地飛往京都,落在乾清宮的御案上。
尤其以地處揚子江下游的江南一帶,受災最為嚴重。
皇帝為這事兒急的幾天吃不下飯,朝會上人云亦云也說不出個章程來,氣得他連續懲處了幾名不大不小的官員,但收效甚微。
“朕養著這些尸位素餐的臣子,不知到底有何用處!”皇帝看著遞上來的摺子,啪的一聲丟在了地上,嚇得殿內的宮人齊齊跪了一地。
抬眼掃了眼這些戰戰兢兢的人,心中更是煩悶,伸手捏住眉心,無奈嘆氣。
“陛下,要不出去走走?”
安公公轉頭看向屋外的暴雨,只想給自己來一嘴巴子:哪壺不開提哪壺。
“備轎,去坤寧宮。”皇帝大手一揮。
安公公如蒙大赦,趕緊去準備了。
乾清宮與坤寧宮相隔很近,皆是在整個皇城的中軸線上,一條寬闊筆直的宮道相連。
經過太醫的精心調理,皇帝龍體康健,龍精虎猛,看上去比去年,還年輕了幾分,這讓他更加有信心能撐到他與皇后的嫡子長大成人,教其帝王之術。
天家父子先是君臣,後才是父子,他也曾是兒子,現在是帝王也是父親,其中的無奈與掙扎都體會過。
再加上宇文毓的事情讓他痛定思痛,反而對剩下幾個皇子更加寬和。
是以,皇帝現在更注重修身養性,輕易不再發怒;也未將手中下放的權力收回,有意培養其他幾個兒子的為臣之道,替自己分憂。
這段時間,宇文曜和宇文臻的表現他都看在眼裡。宇文曜能力尚可,卻好似凡事刻意躲著蕭文君。
宇文臻經歷過這次挫折後,反而迅速成長起來,原先他在朝堂有著深厚的勢力,在王閣老等人的極力輔佐下,有漸漸抬頭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