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3

24、祝由止疼

前段時間,著名演員陳曉旭之死引發了新一輪中醫存廢之爭。我國著名科學家何祚庥先生一語驚人:“陳曉旭就是被中醫害死的。”面對這位科學界的巨人,我當然是沒有反駁之力的。可是我的確非常鄙視他的觀點。

中醫中藥已經在中國流行了幾千年,它的積極作用早已被無數事實和科學研究所證實。當然,很多沽名釣譽的惡徒混跡其中,敗壞了中醫的名聲,但如果我們因為個例而否認整體就不是科學的態度了。何先生因此受到口誅筆伐我覺得也是應該。

中華名族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可是這些文化在幾千年的流傳之中,有很多東西逐漸丟失了。我舉個例子,大家都熟悉女媧補天的故事,傳說中女媧和伏羲大帝是一對夫妻,也有傳說認為他們是人類始祖。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在漢代的畫像上我們發現了這樣的圖案,伏羲和女媧上半身為人,下半身為蛇形且交尾相纏。可是在兩人的手上竟然拿著“規”和“矩”。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圓規和直角尺。而且這種畫還不止一幅。

在漢代,“規”和“矩”象徵了最高的科學成就,可以說是一種高科技的工具。我們可以這樣分析,兩人交尾相纏,象徵男女交合而繁衍後代,那麼“規”和“矩”呢?它們代表了什麼?繁衍後代是一種生物本能,可是漢代的人出於什麼考慮要把象徵科學的工具加入進來呢?這是否說明我們所知的傳說中還有一部分內容在流傳中遺失了呢?

傳說如此,中醫也是如此,我就出身在中醫家庭。幼年就聽到家中長者對中醫日漸衰落和各種中醫技能不斷遺失的擔憂。不知道朋友們是否聽說過中醫裡的“祝由十三科”。 祝由科是中醫的一個流派。該科大夫不用針藥或者少用針藥,主要是依賴符咒禁禳來治療疾病。有些接近巫術。如果用現代科學來分析,我覺的它接近於催眠,心理暗示之類,但不僅於此,而且確實能起到作用。

下面要講的是我親眼看到的一件事。那時候我還很小,我的一位家人不小心被蠍子蟄了一下。當時他也是個孩子,疼的哇哇大哭。哭聲驚動了家裡的一位長輩,這位長輩一生行醫,救人無數,可謂醫術高明,功德無量。長輩哪有不心疼孩子的?聽見孩子的哭聲急的連鞋都沒穿就跑出來了。看了看傷勢之後一邊安慰孩子,一邊回屋拿了根錐子,然後就蹲在地上,先畫了個圈,又畫了一些稀奇古怪的符號,然後就開始對著那個圈嘰裡咕嚕的念起了咒語,我是一句也聽不懂。

事情就是這麼神奇,僅僅幾分鐘,這位長輩唸完之後說了一句:“好了,不疼了。”孩子被蟄了的傷口真的就真的消了腫不疼了。孩子不哭了,竟然高高興興地跑出去吃點心了。他可是個幾歲的孩子,不可能配合著長輩作假的。

我看著好玩,就纏著這位長輩教我,他很嚴肅跟我說:“這是祝由醫術,你現在學不會的,等你長大了再說。”然後就繼續睡覺去了。可惜這位前輩早逝,我最終也沒能學到,現在回想起來還引為憾事。

25、直立的筷子

這是我和馨共同經歷的一件怪事。

國慶節剛過,我們接手了一個專案。因為專案中要配合客戶那裡的攝像頭形成監控,所以我整整三天都泡在客戶那裡除錯程式。因為客戶的公司離馨的家非常近。說起來馨畢竟是做銷售的人,她的投資意識和市場敏感性都比我強的多。在全國房價剛有上漲苗頭的時候,她就在一個小區內買了房子,雖然只是個40平的小居室,但看看今天畸高的房價,馨的投資可謂英明。

因為離馨的家非常近,我就厚著臉皮每天中午去她家裡混飯。最後一天,我一直忙到下午2點,總算徹底完成。我早餓得前心貼後背了,急忙跑到馨家裡,沒想到馨竟然還在等我。我頗覺歉然,趕緊幫著擺好飯菜。馨見少了一雙筷子,就回到廚房裡去拿。片刻之後,我聽見馨在廚房裡“咦”了一聲。我問她怎麼了。就聽馨在廚房喊:“你快來看!”

我以為出了什麼事,趕緊走進廚房。這幾天,物業上通知說因為檢修管道有可能停水,所以馨就用一個大桶接了一桶水,以備不時之需。剛才她拿筷子的時候一不小心,一根筷子滑掉了,正好掉進水桶裡。奇怪的是,竹製筷子掉進水裡,一定會浮在水面上的。可是這根筷子卻不是,它沉入了水底,如果只是沉進水裡還不奇怪,奇怪的是這根筷子不是倒在水裡的,而是直上直下的立在水裡的,而且不偏不倚立在水桶的正中心。

我看了看,也說不出個所以然。馨笑了笑說:“不管它了,我們吃飯去。”隨後我們就沒理會這件事。馨今天調休,所以我們也沒著急,慢慢吃完飯,又聊了會天,我看馨的精神不太好,就告辭走了。

我剛走了一半路,馨的電話打了過來,她說頭疼的很厲害,好像還有些發燒。聽她說話有氣無力,我感覺不妙。於是掛了電話調轉車頭開了回去。進門一看,馨正有氣無力的歪倒在床上,臉色蒼白,我摸了一下她的額頭,燙得嚇人。我也有點慌,看她都有些神志不清了。我不敢再等,急忙把她抱進車裡,送進了醫院。

醫院做了檢查,卻沒查出什麼毛病,就是高燒。醫生安排輸液,並要求住院觀察。給馨辦好了手續,我看著馨昏昏沉沉地睡過去。天很快黑了,我給馨量了一下體溫,燒退了一些,可是我也不能走。我瞭解馨的身世。在她六歲的時候,她的父母在一次車禍中雙雙遇難,從此她成了孤兒,由姨媽撫養大,姨媽對她算是不錯的,可是畢竟不是親生母親。這造就了馨要強和自立的獨特個性,但也給她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比如過度謹慎,多疑和不相信別人。

我看了看錶,已經是凌晨了,我也覺得非常累,而且開始犯困。我就在馨的床邊坐了下來。突然,我聽見馨說了句什麼。我以為她醒了,但看了看,她的眼睛緊閉著,只是嘴裡在輕輕地念叨什麼。我湊近了一聽,頓時嚇得睏意全無。只聽馨不停地念著:“媽媽,你來了。媽媽,我好想你!”反覆就是這兩句話。我下意識地抬起頭向四周看著,空蕩蕩的病房裡沒有任何異樣。我想推醒馨,可是猛然間,我看到從馨的眼角淌出兩行淚珠。一瞬間我釋然了。由她去吧,就算真的是馨的母親陰魂不散來看望她的女兒,相信她也不會害我們。就讓她們相處一會兒吧。我替馨擦了一下臉上的淚水,默默地等著她。大約一個小時,馨不再說話了,又一次睡了過去。

早晨馨醒過來的時候,燒已經完全退了。我喂她吃了點東西后她就呆呆地靠著枕頭想心事,過了一會兒她告訴我昨晚做了個夢。我打斷她說:“夢見伯母了是嗎?”馨明顯地一愣,然後低下頭,眼睛裡又一次湧出晶瑩的淚珠……

後記:這件事,尤其是那根筷子為何直立水中,一直讓我疑惑不解。後來在無意中,我聽到了一位老奶奶說了一番話,也許可以作為這件事的註解。“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知道,我們年輕那會兒,根本沒有‘迷信’這種說法。比如說,家裡有孩子莫名其妙的哭鬧,我們都會弄一碗米,然後拿一根筷子插在米上,因為米不多,所以筷子一般是插不住的。我們用手扶住筷子,開始念家裡過世的人的名字,唸到誰的名字時那根筷子能站住不倒了,就說明是這個親戚來看孩子了,然後我們就會給他燒紙,告訴他孩子小,讓他別嚇孩子,很快孩子就好了。那時候這都是常識,沒人認為是迷信,就跟你們現在有病了就吃藥一樣常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