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行走在萬界的小人物> 第379章 爭鋒相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9章 爭鋒相對 (1 / 2)

PS:本來想具體寫一下戰爭的場景,後來看了一下章節,突然發現神話世界竟然寫了將近二十萬字,趕緊一筆帶過。

幾十萬大軍的緊急調動,無論在現代還是古代都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自打上次商議結束後,大軍足足調動了將近一個多月,才從大秦的天南地北緊急調到邊疆。

這還是多虧了秦國的軍事動員能力,和嬴政所修建的直道,要不然的話還不知道要耗費多長時間。

現代人一提到長城,必然會想到秦始皇修築長城的事情,甚至還有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這些其實是後世一些對嬴政的抹黑罷了。

嬴政確實修築了萬里長城,但並不是憑空建造而成,只是將原先六國的長城全部連線在一起罷了。

在戰國七雄的時代裡,一些靠近匈奴的國家也修築了一段長城,只不過是由於國家眾多導致斷斷續續,嬴政統一六國之後,則是把這些長城全部連線在了一起。

而且長城並不是用來作戰用的,並不像影視劇中一樣,站在長城跟對方打個殊死搏鬥,相反它的作用只是用來預警。

當時第一次聽到長城作用的陳峰,為此還感到十分的詫異,後來專門查了一些資料才明白長城原來的作用。

“蒙將軍,你做了一件名垂千古的大事”。

陳峰站在一段長城上,看著遠方的草原,心中不由的有些感慨。

修建長城確實是死傷十分嚴重的事情,但是長城的作用,對於後世長達兩千多年來的封建王朝來說卻尤其重要。

長城直接隔絕了兩個民族,這放在後世,對於專家學者來說簡直是喪盡天良的,因為他們會說阻隔了民族融合。

但是對於古代的中國人來說,長城則是一副保護關卡,保護著農牧民族的中國人不會遭受遊牧民族的侵擾。

北方的遊牧民族最擅長的便是騎兵作戰,而騎兵在古代那就是快速機動的代名詞。

而長城的作用便是拖延北方遊牧民族的進攻速度,而且在遊牧民族翻越長城的時候,烽火臺便會把入侵的訊息透過烽火釋放出去,從而給軍隊做好禦敵的準備。

“千古留名是肯定的,但是留下來的恐怕都是一些惡名罷了”。

蒙恬一臉苦笑的搖了搖頭,長城又是哪裡那麼好修建的。

別人不知道,自己作為長城的主要負責人之一,死亡名單自己的案頭上都壘成了一摞。

三兩個字的名字,那代表的便是一副家庭,整個大秦才多少人,修築一個長城,硬是死傷了十多萬。

陳峰聽到蒙恬的話也是一陣苦笑,雖然蒙恬的名字並沒有跟長城掛上勾連,甚至普通人對於蒙恬的瞭解還都是出自一些影視劇。

“害在當代,功在千秋”!

陳峰想了想,只能默默的說道,長城的修建確實死傷了許多人,可他的出現,讓後世更多的人免受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

伸手拍了拍面前的城牆,由於此地十分的平坦,所用的材質也都是一些大理石,不像其他的地方,多是一些泥土築成的城牆。

看著眼前的城牆,陳峰突然想到了後世隋煬帝所修建的那條京杭大運河,它的作用似乎跟長城也沒什麼太大的區別,同樣都死上了無數人,可是卻讓後世受用千年。

兩個中原王朝雖然相隔千年,但是他們所做的事情全都是一樣,留下了莫大的功績,卻也二世而亡,真不知道到底是巧合還是冥冥之中自有定義。

“不過有些可惜啊,蒙將軍。此戰過後,北方匈奴必然土崩瓦解,大秦再無北疆憂患,長城的作用恐怕又要告一段落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