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行走在萬界的小人物> 第65章 修行即修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5章 修行即修心 (1 / 2)

頓悟,是指謂頓然領悟。

宋曾敏行《獨醒雜誌》卷二:“﹝黃山谷﹞紹聖中,謫居涪陵,始見《懷素自敘》於石揚休家。因借之以歸,摹臨累日,幾廢寢食。自此頓悟草法,下筆飛動。”

頓悟是禪宗的一個法門,相對於漸悟法門。也就是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見性”法門。

一花五葉,它透過正確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領悟佛法的要領,從而指導正確的實踐而獲得成就,當然這不是唯一途徑,頓悟更主要的是透過靈感來完成,就時間來說可能是瞬間。

這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明代格物大家王陽明的龍場頓悟,一般的頓悟基本上都是由外力促使引起的,王陽明這次也不例外。

有一次,他因上疏觸犯太監劉瑾,在朝堂遭受“廷杖”。“廷杖”本非初創於明代,但卻在明代得到弘揚光大。據記載,王陽明受的是“去衣行杖”,他可能是自明開朝以來,第一個受此重叱者。這次慘痛的奇辱,不僅給他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而且使其心靈遭受了深刻創傷。

雖他終身對此絕口不提,但從文字中不難看出條條傷痕。如其有言:“時時刻刻須是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方能聽吾說話,句句得力。若茫茫蕩蕩度日,譬如一塊死肉,打也不知的痛癢,恐終不濟事。”

遭受此種“失身枉道之恥”,對王陽明的頓悟影響深刻。在正德三年,他被謫為貴州龍場驛丞。一夜,突然領悟格物致知的道理。這就是所謂“龍場頓悟”。

頓悟是可遇不可求的,有的人終其一生也未曾頓悟一次。有的人也許他人的一句普普通通的話,就有可能讓一個人頓悟。

對於修煉的人來說,頓悟更是一劑良藥。九叔更多的是從文獻記載中瞭解這些,對真正的頓悟九叔未曾見過。

此時見到陳峰竟然突然頓悟,更是大為感到吃驚。這無不說明陳峰的心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對其日後的修煉如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幾分鐘之後,陳峰的目光露出清明。九叔心中會有的有些失望,頓悟也分大小。小的也許幾分鐘幾秒鐘便結束了,大的白日飛昇都是可能的。見到陳峰頓悟了幾分鐘的時間,對於自己的這個記名弟子,心中也是感到一絲寬慰。

此時陳峰只感覺自己大腦清醒,全身上下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舒服,目光看向整個世界,似乎也更加的清晰。

“師父,剛剛弟子心中有了一些想法,以至於突然走神,希望師傅不要見怪”。

陳峰從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突然變得擁有穿梭世界的能力,對於這些玄之又玄的東西,根本就不精通,只當是自己剛剛有些出神,不由得臉上帶著歉意道。

九叔一臉的笑容搖搖頭,“沒想到你有這麼大的因緣,你那並不是走神,而是頓悟。看來我林九也是走了大運氣,竟然收了一個天驕”。

陳峰也許不知道自己之前的樣子是什麼情況,但是對於九叔所說的頓悟一詞還是十分了解的。

無論後世的武俠小說還是玄幻小說,都把頓悟一詞當成是神之妙藥。每一次的頓悟之後,主角都會實力大漲秒天秒地秒空氣。此時見到自己,竟然也如同傳說中主角那般當場頓悟,一時間有些激動的說不出話了。

“師傅頓悟是什麼意思?我怎麼沒有過像小師弟的事情”。

被九叔訓斥過的文才,虎頭虎腦的問道。

本來還滿心歡喜的九叔,頓時臉色一下子垮了下來。

“頓悟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像你這麼笨的人,這輩子都不可能了”。

“額……”。

文才不滿地撇了撇嘴,但是卻又不敢頂撞九叔,只能衝著自己眼前的那碗米飯發狠。

“文才師兄,剛剛可真是謝謝你了,要不是你的一番話,師弟也不可能在師傅面前直接頓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