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開局就登基> 第783章 戰前準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83章 戰前準備 (1 / 3)

(此章大多數在講述安南歷史,不喜歡請跳過)朱棣出兵安南的決定與鄭和下西洋戰略意圖的實現,有著密切的聯絡。

有學者認為朱棣“郡縣安南”的決定過於草率,指責他忘記了祖訓中“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的告誡。

若如此興師動眾僅僅為了給安南一個教訓,那確是草率的和不負責任的。

但事實告訴我們,朱棣“郡縣安南”的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此舉有著更深層次的戰略考量,那就是實現明朝在中南半島的軍事存在。

與鄭和船隊遙相呼應,從陸路和海路共同鞏固西洋朝貢體系。

安南地處中國大陸與中南半島的連線處,可以充當明朝經略西洋的跳板,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郡縣安南”之後,明朝可以更容易地控制中南半島,近可制占城、暹羅、真臘諸國。

遠可控滿刺加及半島附近的蘇門答刺、舊港、瓜哇、濘泥等國。

鄭和船隊的存在是暫時的,明朝交趾省的存在則是長期的。

成祖謂人曰:“安南黎賊悉己就擒,南海之地廓然肅潔。”

道出“郡縣安南”最直接的影響。

越南學者認為,明朝郡縣安南後將它“變成一個作為與東南亞和西歐各國船舶往來通商的根據地”

“郡縣安南”大大提升了明朝對南海的控制力和影響力,為鄭和下西洋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

另外,安南作為一個肆無忌憚挑戰明朝宗主國地位的典型被興師問罪。

並被納入明朝的直接管轄之下,這對西洋番國起到了殺雞做猴的警示作用。

事實上,成祖在郡縣安南後,曾多次以安南之事警誡、震懾不安分的番國。

“問罪之師”、“安南之鑑”震懾諸國的效果很顯著。

郡縣安南與鄭和下西洋,同為永樂對外關係中的大事。

然而後人對二者的評價卻截然不同。

前者被認為是朱棣外交活動中的重大失誤,後者被認為是震驚世界的壯舉。

如果孤立地看待它們,好像確實有道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