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
蘇離小憩片刻精神有所恢復,本欲繼續揹著李正,可李正死活不幹,蘇離無奈只好作罷。
三人雖走的慢,但卻及時趕到了小鎮,也未作休息買了倆車便向凌雲宗方向趕去。
車的動力可不是馬,是妖獸,很多修士專門抓一些低階妖獸來販賣,以此來賺錢養家,乖巧的妖獸便被那些有錢人當寵物,實力稍強的妖獸被當成坐騎,而有些四肢發達但頭腦簡單的就被用來當腳力。
正在強大的妖獸像這種小城鎮可是沒有販賣的,這樣的城鎮也沒有人能買的起,或者說能買的起也不敢買。
李正三人一路上除了吃飯睡覺,便一直在趕路,未作任何停留。
半月後。
三人已至燕國鳳凰山下,而山上便是凌雲宗。
鳳凰山山勢雄偉,群山簇立,一眼望去,高聳入雲不著邊際,高險幽深,飛雲蕩霧,磅礴處勢若飛龍走天際,靈秀處美似玉女下凡來。
如此有靈氣的仙山,註定是修真者的天堂,凌雲宗是燕地最大的宗派,門內高手如雲,其宗主修為更是深不可測,每年燕國境內無數年輕男女都來此碰運氣,都希望能加入如此仙派。
雖然此刻鳳凰山靈氣繚繞,仿如仙境,但傳說很久以前,此山也是名不見經傳,也沒有凌雲宗如此龐大的宗門。
傳說很久以前,一閒散修真者雲遊至此,發現此山雖磅礴大氣,卻無半點靈氣,但在半山中時而會有洞徹天地之聲響起,因好奇,此散修欲一探究竟,便以身試山。
不料卻被其發現此山蘊有天然靈脈,只是被一座殘破不堪的無字石碑鎮壓住了靈脈之眼,但此石碑看似古樸無奇,但其上含有無上大道真義,任此人如何施展玄法也無法撼動其分毫,一怒之下便就地打坐,一坐便是三年。
三年後,山間發出巨大波動,人們只看見從山中飛出一隻鳳凰,整座山瞬間被仙氣繚繞,靈氣破土而出,而鳳凰山也由此得名。
此散修一朝得道,便改名靈虛道人,建立了靈虛宗,但由於其一心向道,雖建宗門卻四海為家,不予管理,多年後靈虛宗便荒廢殆盡。三百年後靈虛宗引來了第二次繁盛,宗內高手如雲,其中一驚世大才橫空出世,帶領靈虛宗橫掃域內名門大派,繁盛之時,便連現在大陸強大的傳承世家和名門旺派也無法與其相較。
此人名喚凌雲天尊,天尊羽化後,後人為宣揚其蓋世功績,便改宗門為凌雲宗,一直至今。
而凌雲宗內有一震山之寶,便是那無字碑,傳說如有人能悟透石碑之奧義,便能羽化成仙,但可惜後世之人莫說悟透,連最表面的真義也瞭解無幾,凌雲宗在經歷兩次輝煌後,時至今日早已不復當年的盛景,流落到二流修真門派。
雖無大能者出現,但凌雲宗也一直屹立至今,連大門大派也不敢輕易撼之,傳聞與那無字石碑有莫大關係,至於這無字碑有何玄奧,除了凌雲宗內高層,外人無從知曉。
所以,有如此內蘊的凌雲宗,每年都能吸引無數權貴大家送其孩子來修行,其中不乏大宗世家的後輩,而這些人不為凌雲宗的玄法,只為一探無字石碑奧義。
此刻李正三人望著眼前這磅礴大氣,又被仙氣環繞的鳳凰山給震驚到無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