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天間錄> 明月朝聖記(三)天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明月朝聖記(三)天虹 (2 / 4)

“在我失憶症恢復以前,爺爺就經常跟我說一句話,‘愛是最高階別的正能量,它能超越一切,也能戰勝一切’,他希望我能以愛的視角去看待世界,這樣可以想通很多事情,消除痛苦並發現美好。”

“起先我不是很明白爺爺的意思,只是跟著爺爺遊歷山水,順著本心去助人為樂,直到記憶恢復,我才懂得了一切。”

“爺爺想讓我愛世界,愛生活,但他沒有想讓我愛世人。”

“林老用心良苦,可以稱為洛瑤妹妹的人生導師了。”

“可我還是辜負了爺爺的期待,媽媽的愛拯救了我的生命,爺爺的愛給予了我光明,我是因愛而活,而我也想為愛而活。”

“即便是太陽也有隕落的一天,人心得不到溫暖,終究會寒冷,最後被黑暗與絕望吞噬。正是經歷過風雨,才知道彩虹的難能可貴,所以我希望世界上彩虹遍地,讓人人都能看見彩虹。”

“洛瑤妹妹蕙心蘭質,你沒有辜負林老的期待,你是他的驕傲啊。”

“嘻嘻,明月姐姐謬讚啦,不知你有沒有讀過《道德經》?”

“略懂一些。”

“爺爺說與我類似的思想在古代就出現了,只是一直停留於理念無法實現,因為這是一條從人間通往天堂的道路,其中的艱難險阻超越了人所能及的範疇。後面我閱讀了道、儒、墨、法……各家的部分經典名著,發現他們的思想雖然不盡相同,但都殊途同歸。”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絕聖棄智,《道德經》中有言,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聖人的行為準則應該像大自然一樣多為善而不為惡,多付出而不索取。這就是老子的無為,天道奉獻精神。”

“但它只講到了天道好的一面,沒有明確指出天道壞的一面,例如優勝劣汰、弱肉強食,這是自然法則,同樣也是天道的一部分。”

“劣者應該被淘汰,聖人會贊同這個法則嗎?肯定不會,路上有人搶劫行兇,這算不算自然的一部分?那我們就不去管它順其自然了,這合理嗎?肯定是不合理的。天道無情,人有情,所以人是不能行天道的,只能遵天道。”

“儒家提倡仁禮教化,主張仁者愛人,規定了一套道德標準要後人遵守,並提出了人人為公,天下大同的概念。但它的等級制度森嚴,人與人之間缺失了平等,而孔子設定的道德標準,更是遭到了老子的嚴厲批評。”

“因為規定禮儀仁義標準,強制人去遵守,違背了自然之道,這種壓抑人性、限制思想的形式主義是下德,而老子提倡的上德,就是讓人內心自覺地去遵守。”

“孔子覺得提倡仁義是社會變壞的結果,沒有仁義社會會更加混亂,所以先行下德,後世人們可以逐漸演變提升為上德,但老子認為社會變壞是提倡仁義的結果,下德的存在會導致上德消失。”

“老子與孔子的觀點沒有對錯,下德需要存在,而上德的境界人們也確實難以達到,只是我不認同下德。”

“墨家的思想與儒家相似,卻又截然不同,它所提倡的兼愛是無差別的愛,而儒家的仁愛,是有差別的愛,雖然我向往墨家的兼愛,但它過於極端理想化,只能侷限於個體,不能作為大眾思想傳播。”

“法家的以法治國,與我們當今社會的法律類似,但它更為嚴苛殘酷,喪失人情,誇大了法治的作用,其核心思想是消極的,如果說道、儒、墨三家是人性理念的上限,那麼它就是人性現實的下限。”

“道家的道德世人達不到,儒家的仁禮,世人依然達不到,所以現在只能演變成較為人道的法律。”

……

“總的來說,諸子百家,百家爭鳴,各有精華和糟粕,它們都是想要創造一個和諧統一、穩定美好的社會。”

“嗯嗯。”聽著大小姐的金玉聖言,我像是受教的學生一樣不停地點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