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過完中秋節的第二天,所有的大軍開始行動起來。
趙德昭最先出發,他的旗艦由潭州逆流抵達衡州,並且在此設立點將臺。
民夫沿著湘江轉運物資,他們大部分成了湘江邊的縴夫。
王全斌率領西路軍沿著湘江抵達衡州,在與趙德昭告別後,前往永州。
潘美並沒有出發,依舊留在潭州。
距離潭州不足三百里的東方,就是南唐的疆域。
大宋要進攻南漢,南漢已經與南唐結成同盟,為了防止南唐進攻湖南,必須要留下潘美威懾。
趙德昭當然知道南唐將士懦弱,即便在歷史上,他們也從來不敢主動招惹宋軍。
但是將潘美留下,就沒人跟他搶功勞了。
當然,為了讓潘美答應留下,趙德昭也付出了交換的代價,他的長子潘惟德,就是這次南征的前鋒。
潘惟德年紀本來就大一些,組建新軍開始,他就是神機營的將虞侯。
後來神機營從三千人擴充到一萬二千人,潘惟德是副都指揮使,兼領神機營第一衛的三千人。
這次南征,只要他不犯錯誤,立下大功,潘家最少又能獲得數十年的發展。
要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趙德昭當初也不會將才能並不出色的潘惟德一直任命為副手。
將潘美任命為行營左軍都部署,給了他名譽,讓潘惟德擔任前鋒官,給了實際利益。
至於說會不會擔心潘惟德犯了趙括的毛病,趙德昭絲毫不擔心。
因為神機營的責任是攻堅,他們並不會脫離大軍的保護圈。
何況,現在的神機營裡面依舊有不少其他哥兒,趙德昭並不擔心潘惟德獨斷冒進。
潘惟德在作戰上的表現並不出色,但是非常穩重,此人性格和善,也能聽進其他人的建議。
而第二衛的將虞侯曹璨,第三衛的將虞侯符昭信,第四衛將虞侯李守恩,都是趙德昭非常放心的將領。
他們四人率領的神機營,不管是從構架上,主將互補上,都是比較融洽的。
八月二十二日,大軍皆從衡州出發,這個時候,趙德昭更換旗艦,乘坐平底河船,沿著耒水河一路南上。
換乘了小船,雖然缺少了一些威風,可是沿著耒水河能夠一直抵達郴州北。
趙德昭雖然是主將,但更是一個皇子,這次出征,要打勝仗,更要在打勝仗之後彰顯大宋的威風。
任何時候,輿論宣傳,都是最被統治者重視的。
趙德昭這次出征,雖然出發的時候只帶了謹言,慎行,兩女侍候,但是抵達潭州之後,侍女就變成了二十二人。
各地官員選貌美女子上貢給趙德昭,這些女子還都出自大家門戶,身家清白。
服侍趙德昭只是渠道,要是能為趙德昭生下一兒半女,那她們家族就跟著飛黃騰達。
二十二個侍女,三十六內侍,兩百錦衣衛,組成了核心的儀仗團隊。
不論走到哪裡,他們都要在其他人面前彰顯威風,相對來說,讓趙德昭指揮作戰反而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