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昭當然不是現在就要限制皇權,但是的確有這個想法。
封建時代,向上的通道,穩固的階級,才是穩定的基礎。
但是沒有限制的皇權,絕對是這個時代的惡之花。
在明朝的時候,他後期已經開始限制皇權,將各大王府的封地都封到了大洋洲與美洲,非洲。
可是由於皇權凌駕於法律之上,後期還是出現了不少社會問題。
宋朝沒有明朝那麼大的宗室家族,他現在也不可能像明朝一樣,娶幾十個老婆。
可是如果不從源頭限制,幾代以後,宗室和勳貴階層,依舊會逐漸腐化。
所以相比明朝,趙德昭計劃推行不同的一點就是:國家大於民族,同樣也大於皇權。
當然,他不會現在就明明白白寫進法律去,不過,要從一開始,就將國家的地位暗示將凌駕在所有人,所有階層之上。
這一點,是國家與朝廷的最大不同。
朝廷是家天下,皇帝的權威最高,甚至凌駕於法律之上,國家利益,民族利益之上。
這一次,他想變化一下。
如果因此出現了利益階級藉著國家大義謀取私利,他也可以從一開始就發現問題。
從現在開始潛移默化,有趙匡胤當皇帝的這些年來過渡,他很有把握控制好這個尺寸。
因為這種限制,是大部分人意識不到的,逐漸套在他們的思想上。
因為這個原因,趙德昭不會直接跟陳摶承認。
他有這個猜測就好了,這個世界上,像他這樣能直接發現意識形態背後的認知的人,非常少。
趙德昭如果不是將這些資料給他看,他恐怕也不能直接想到這一點。
陳摶離開了,佟亮欲言又止,最後還是問道:“二哥,雖然你不承認,可是這天底下皇帝最大,為什麼你認為國家比皇帝大?這個國家不就是皇帝的嗎?”
趙德昭低語道:“這個國家是屬於整個華夏民族的。皇帝是管理者,而不是所有者。”
不過這句話他幾乎沒有發出聲音,因為這個時代,只有裴格安能理解他。
除了她,趙德昭不會讓任何人知道他有這樣的心思。
自秦皇統一全國之後,歷朝歷代,幾乎所有的皇帝無不把天下看做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