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條,是女子竟然也能服役!
宋朝統計人數為什麼按戶,就是因為女人是不算戶籍人口的。
一家有三個兒子成年,就必須要分家,但是家中有七八個女兒,沒有兒子的話,也不用分家。
現在,能讓女子服役,也讓許多農戶減輕了負擔。
五代十國還沒有結束,也就是說天下還在混亂階段,是沒有儒家力量的。
這條徵召令只是引發了議論紛紛,並沒有人反對。
四,面向整個山南東道,漢京府發出了舉才令,凡有一技之長者,皆可向當地官府報名,由官府統一送往襄陽。
歷朝歷代,統治者們都喜歡發舉賢令,都要求是讀書人,大戶子弟,可是這一次,只求其才。
不管是木匠,鐵匠,還是其他工匠,甚至包括種地種的好的,哪怕不識字,朝廷都要。
這一條的反對聲是最大的,因為讓泥腿子當官,哪怕是最小的官,都是對讀書人的侮辱。
漢京這邊傳開以後,各路驛使立即奔赴各州縣,將這幾條通令傳達下去。
而到了這個時候,趙德昭依舊沒有讓各州郡的官員離開,每日都在不停接待各級官員,安撫民心。
即便有人詢問,趙德昭也在推脫,只讓他們再等等。
只有少數幾人,才知道在等什麼,在等位於魚梁洲下游的鋼鐵廠竣工,在等上游的水車竣工,在等紡織廠建成,在等水泥廠燒製出水泥……
實際上,這四條通令,在一開始的時候,連王溥都不支援,因為除了第一條,後面三條都有問題。
漢京府是要建設的,這個不用說,但是讓人脫產一年來服役,那農活誰來幹?
許多服役人員都是家中主要勞力,他來服役一年,家裡人恐怕要餓死了。
朝廷供應糧食,趙德昭還說要給服役人員發衣服,這都是前所未有的,也會增加朝廷的壓力。
更別說還能讓女子來服役,讓泥腿子當官了。
可是,趙德昭什麼都沒有說,只是讓劉小安排他們幾人都籌辦的工坊去看了一遍。
然後,他們幾個就被震驚了,反對的話再也說不出口。
眼前的一幕,完全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趙德昭抵達襄陽後,雖然忙,卻很輕鬆。
他就是跟各界官員混個臉熟,給每個人建立檔案,進行評估,這些事還不用他親自來做。
每天吃吃喝喝,跟各地官員套套交情,還是非常輕鬆的。
忙的人是裴格安和劉小他們這些管事的內侍,還有去年就已經抵達襄陽的工匠們。
劉小前來襄陽的時候,裴格安就已經整理了水泥的配方,需要木料的尺寸,器材,需要鐵器的原料,一些簡單的構件圖紙。
這幾個月,劉小就就一直在忙活這些。
而裴格安抵達之後,就需要將這些所有看起來莫名其妙的東西,構建成能夠執行的工具,工序,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