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禁軍如今有二十萬,近半還在外徵略,剩下的一大半約七萬人負責拱衛開封,都在趙光義的麾下。
不過他雖然重視軍權,卻不喜穿甲冑,更喜歡穿蟒袍。
而趙廷美見他穿蟒袍,今日也穿了蟒袍,只有趙德昭這個“武痴”,更喜歡行動不便的甲冑。
他們三人當先,趙光義和趙廷美一直閒聊著軍中傳聞,兄友弟恭的模樣根本難以想象後來的變化。
要是往常,趙德昭肯定聽的津津有味,不過今日卻有些心不在焉。
上一世當了一百多年的朱瞻基,趙德昭已經習慣了古代的生活。
但是變成了趙德昭之後,依舊需要一個適應的時間。
更主要的是,他需要思考自己的命運,以及成為趙德昭之後的規劃。
重生又穿越,現在第二次穿越,並且還有皇子的身份。
雖然跟朱瞻基相比,趙德昭可謂是個悲催。
父親一直沒有給他封王,最後被叔叔搶了皇位,還被叔叔用話逼的自殺。
但是,他的身上也有跟朱瞻基一樣的轉折點。
趙德昭可不認為他無緣無故會穿越成趙德昭,這種命運的安排,似乎有一種規律。
原本的朱瞻基,承擔著大明由盛轉衰的轉折。
而趙德昭,他承受的歷史轉折,似乎比朱瞻基更加重要。
在成為朱瞻基的一百多年間,作為皇帝,他對宋初的歷史有過很細緻的研究。
從盛唐之後的晚唐開始,一直到宋朝前期的兩百年間,華夏大地軍閥割據。
五代十國的混亂,不要說一般人,即便是一個歷史學家,也難以將這段歷史講清楚。
就以如今的乾德三年為例,宋朝已經建立五年了,但是華夏大地上,還有超過八個大型國家,或者說政權。
宋朝是一個被閹割的朝代,終其南北兩朝三百二十年,從來都是偏安一隅,沒有統一過。
在宋朝成立的五十多年前,遼朝就已經建立了穩定的政權。
在南方,山西有北漢,宋朝佔據了陝南到山東的黃河流域,長江以北。
在長江以南,不算偏遠山區,西域,西北,就還有南南平、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
除了這些政權,還有平海軍這樣的沒有稱帝,但是誰也不服的地方軍閥。
宋朝雖然後來統一了長江之南,但是西域和北方,從來不曾踏足過。
遼朝欺負了宋朝一百多年,金朝又出來了,最後蒙古佔領全境,宋朝滅亡。
在經濟上強盛,軍事上卻軟弱無能,而這一切,都是從趙德昭皇位被奪,趙光義坐上皇位開始的。
趙光義內殘外忍,對內殺兄,殺弟,殺侄,對外卻軟弱無能。
他走火入魔般的重文輕武讓宋朝從一開始,就變成了一條腿走路的畸形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