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之前,楚雲當然是和武蘊兒抵死纏綿,待到正式上任的時候,楚雲恍然感覺自己身體,已經被掏空。
前三甲都是進翰林院,而三甲之外的進士及第,基本上都是打發出去當官了。
一般來說,進翰林院都是很有前途的,只不過,大夏的官位也就這麼多,每三年就有一批有前途的人,所以競爭壓力也還是挺大的。
楚雲倒是對此沒有多少想法,如果真的要按正統的道路來走,要當上首輔,難度還是挺大的,只有抱緊太子大腿,到時候混個從龍之功,當個首輔輕輕鬆鬆。
反之,如果沒有混上……
&nmmm,先考慮怎麼在鬥爭失敗之後活下來比較要緊。
翰林院編修要做的事情,就是整理國史,記錄皇帝言行,還有校對,現階段來說,還沒有什麼實權,不過這主要是一種培養吧。
就像是後世的官員晉升,總得去進修學習一下的。
楚雲在短期內並沒有什麼野心,進入翰林院之後,也安分下來,沒有去搞事情,不過,因為他在殿試的時候寫的文章,他在翰林院還是有些尷尬。
五皇子這一派的,自然是敵視,其他的,選擇觀望,而太子這一派的……
呃,似乎太子的勢力並沒有滲透到翰林院來,就楚雲一個算是太子這邊的吧……
其實很多人對楚雲都很好奇,不管是有站隊還是沒有站隊的,因為宣德的處理實在是有些耐人尋味。
楚雲都把他兒子往死裡懟了,當時宣德也明顯有袒護五皇子的意思,若非是五皇子後來自己承認罪過,估計也不會有什麼懲罰。
既然這樣,宣德應該是會對楚雲產生惡感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楚雲在寫了這樣一篇文章之後,惹得宣德不快之後,居然還能拿到狀元魁首!、
要知道,這殿試,自然是看宣德的喜好,宣德說誰是狀元,誰就是。畢竟在這個層次了,文章辭藻能帶來的差距還是很有限的,殿試較為看重的,還是思想。
莫非是楚雲的想法和宣德很接近?
一部分人自然產生了這種想法,那麼,事情就變得很有趣了。
所以,這也是觀望黨目前都沒有對楚雲這一方,或者五皇子一方落井下石的原因,因為宣德太平衡了,導致他們不知道幫著誰打壓誰。
這個時候能對楚雲動手使絆子的,也就只有五皇子這邊了。而榜眼林謙,正好就是五皇子這邊的,之前在確定名次之後,就想著給楚雲找茬,只不過楚雲當時沒有理會而已,並非是沒有察覺,到進了翰林院之後,林謙在楚雲面前也是拽拽的,反正讓別人一眼看來,就知道林謙和楚雲不對付。
楚雲對此也只是笑笑而已,對林謙這種刻意表現出來的不友好完全不在乎,雖說是敵人,楚雲也沒有打算剛來新地方就抓著對方一頓懟,低調才是王道。
可惜,林謙不給楚雲低調的機會,在太監周公公給他們這批新來的翰林院實習生講解了日後的職責和行為規範之後,直接就對楚雲發難了。
“周公公,初來乍到,吾本不該妄語,然楚雲不忠不孝之徒,如何能為吾三人之長,吾羞,不忍為之下!”
秉筆太監周公公頓時一臉懵逼,小夥子,你很皮呀!不過,作為老油條,他什麼都沒說,只是看向了楚雲。面對這個找茬的,楚雲會如何處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