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雲所說的小學考試,也就是童子試,考試的內容對楚雲而言是很簡單的。
童子試的考試內容主要是一些儒家著作,嗯,這時代沒有孔子,但有個和孔子類似的人物叫洞玄子,簡稱洞子,他創辦了儒家學派,編寫了六經,他的弟子及後人弄出了個四書,而楚雲考試的內容就是四書六經。
而之所以簡單,是因為這個童子試考的就是默寫經文,以及經意解注,而楚雲在秋獵之後就獲得了過目不忘的能力,這默寫自然是毫無難度,而解注也就是翻譯,楚雲也沒覺得有多難,因為前世他就有好好學過古文翻譯什麼的,而且很擅長這點,相比這個時代的許多童生,楚雲的金手指也還是有的。
同楚雲一起去參加童子試的是侯府的下人,楚雲怎麼說也是個少爺,出門自然是要帶隨從的,在童子試當天,楚雲一大早便帶著隨從來到了考場。
科舉考試很嚴格,考試前還要搜身,在考試之前,楚雲便了解了有關規定,所以他配合的很,就像以前高考的時候,不也是要掃描麼?
南京作為京城,這裡的生員材質似乎也好了許多,楚雲曾聽聞,童子試這個科舉是科舉的第一大難關,有的人甚至考到老都成不了秀才,而楚雲打量其他人,並沒看到七老八十的人物。大概是京城地區,生活水平都比較好吧!
寒門考狀元其實是很難的,這時代到底是不同於現代,寒門學子甚至連書都沒有,而楚雲這種家庭,想看什麼書都有,寒門士子是從起點就開始輸了,但越是這樣,成材的往往是寒門的學子,因為他們是歷經了磨難的。
而楚雲認為南京的童生普遍年輕自然也是因此,有錢了,才能買書,而有了書,童子試只要花點時間,自然能過去。實在過不去的,那也肯定是不適合科舉的。
這是楚雲研究過考試題目之後得出的結論。他參加童子試可是有任務在身的,也就是考試必須要過,不然會有懲罰。而考完了之後,楚雲覺得,自己這不過都沒道理了。
等考試結果出來,楚雲就該升級成秀才了,這個年齡成為秀才的,數量不多,也不是絕無僅有,這樣挺符合楚雲對自己的定義的。
他不能當庸才,因為他以後是要上位的,所以他現在必須要給自己做好鋪墊,起碼才名是要有的,但名聲又不能太甚,免得引起楚鈺猜忌。
現在他就算是中了秀才,楚鈺也不會嫉妒了,人家已經抱上皇子大腿了,雖然楚慎對楚鈺抱四皇子大腿的行為表示了不認同,但也沒有強行阻止。大人的政治智慧,楚鈺這熊孩子是學不來的。不過,楚慎沒有強行阻止楚鈺成為四皇子的小夥伴,這就表明了侯府的態度了,對未來的世子,侯府是絕對支援的。
就算是有可能被綁上四皇子的戰車,也照樣支援。
楚雲自然是不會有這樣的待遇,當然,他上車也是沒有人要的。暫時。所以楚鈺自然是不會嫉妒他了,楚雲才可以藉機揚名。
在夾縫中生存,也真是夠累的,不過楚雲也不怨出身,他要是寒門,想上位還要更難一些,現在眼前雖然有楚鈺這個不定時炸彈在,但隨著四皇子的徵召,楚雲基本上可以判斷,楚鈺這個炸彈應該是不會炸的。
這樣也好,大家各走各自的路,反正楚雲現在也沒有去楚慎面前彙報工作,楚慎也沒有讓楚鈺向楚雲學習了。
考完童子試,楚雲覺得很輕鬆,這種級別的考試對他而言沒有任何難度,從考場出來,楚雲便帶著隨從回家,順便路過街市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