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周安已經把那篇文章想好了,把白紙鋪開,用毛筆蘸上墨,開始寫了起來。
周安寫的這篇文章乃是文天祥所寫的《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濛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存,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周安的正氣歌一出,頓時天空中出現了一箇中年人,穿著華麗的長袍,手中拿著一個竹簡,展開,朗聲而讀。
每讀出一個字,天地風雲變幻,暴雨狂雪連綿。
每一個字顯出,天地浩十萬裡,正氣凌然顯世間。
每一個字出現,正字當頭,浩然為先,散發著白色的光芒。
還有每一個字都有百丈的大小,好似是一個龐大的巨人,矗立當空,散發著無限的偉岸。
儒廟也生起了變化,在儒廟當前的大中,立著了九個雕像,每一個雕像都是從古時到現代的九個最偉岸的先賢,和現代的那些大儒相比,簡直就是瑩瑩之光比之皓月之明。
這些先賢才是世間的大儒,每個先賢開創了一個時代,而現在這些大儒只是繼承了先賢的遺志,承載了先賢的衣缽。
而在周安書寫《正氣歌》的時候,九名先賢同時睜開了一下眼睛,雖然馬上閉上了,但是還是被一些有心人給查覺了。
但是這還不算什麼,當這異像顯出之時,不但在歸元城儒廟上空出現了這等浩然龐大的氣象,連其它十八府,包括皇城,包括各大城池,都出現了《正氣歌》的氣象。
驚得無數人震憾不已。
其它的暫且不說,只說皇城上空十萬裡之內,出現了此等氣象,把大元朝的皇帝都驚動了,還有各大朝臣。
“這是什麼異像,怎麼如此的宏大。”一個朝臣說道。
“好似是寫出了一篇正氣的文章,才發生了此等異像。”另一名朝臣說道。
“文章?什麼文章?可以有這麼大的異像。”一個朝臣說道。
“難道是一位大儒所作,大儒所作出的絕世之章,都有這樣的異像。”另一個朝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