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看到了,原來李舉人是他啊。”
而周安也看到了這兩個異像,心中有把握了很多,想起了一首詩和少年兩字相吻合,隨即周安把白紙鋪開,用毛筆蘸上墨,用楷體字狂寫了起來。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周安寫的時候,在他的房間上空中升起了異像,只見一個書生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佇立在洲前,看著江水北流,萬山紅遍的山峰,一層層樹林好像染過顏色一樣,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風破浪,爭先恐後,廣闊的天空裡鷹在矯健有力地飛,魚在清澈的水裡輕快地遊著,萬物都在秋光中爭著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畫面到這裡轉眼一變,無數學子經常結伴來這裡一起遊玩,一起風華正茂,躊躇滿志,商討國家大事,寫出激揚的文章,把功名利祿看得如同糞土。
當空中出現這個景像的時候,一個虛無的聲音把這首詩詞給讀了出來,半個歸元城都能聽到。
陪在長孫武雄旁邊的那名老者,聽到這首詩詞唸了出來,立刻站了起來,震驚的說道:“這是震半城啊,這是誰做出的。”
“我現在就去查查。”長孫武雄派一個長孫家的弟子前去調查去了。
很快長孫家的弟子就回來了,說道:“是周安作出的。”
“看來這周安真是一個人才啊,不枉老夫千里迢迢來看他。”老者摸著鬍子哈哈一笑說道。
“您老是專門來看他的。”長孫武雄問道。
“是啊,你恐怕不知道周安在文道上的才名吧,詩詞和歌曲,號稱雙聖,朝中很多的大儒都看好他,這次叫我來看看他的才學是否真的有,如果真的有,就讓他去大元朝的皇城為官。”老者說道。
長孫武雄驚訝不已,他雖然也聽過周安的詩詞和歌曲,但是他畢竟是個武人,對這些不是很熟悉,現在聽到老者所說,看來周安的文采並不簡單,都引起了朝中的大儒的注意,大儒是什麼,可是比擬先天高手的存在。
為什麼大元朝能威震整個天下,就是因為大元朝內有大儒的存在,每一個大儒都能一言定天下的強者。
接下來又有一個異像顯出,這是顧紅妝所做的詩,講述很多的女學子,相處,相知,相熟,達到了知已的過程,有點小文藝範,雖然比不過周安可是不錯的了。
四個時辰轉眼而過,三個官員收起了各個考生的考卷,把考卷收完了之後,就交給了老者。
老者把周安、張繼、李舉人、顧紅妝的卷子拿出來,剩下的卷子讓下面的那些官員來評論。
“讓這些考生吃飯吧,一個時辰之後考第二場。”老者說道。
長孫武雄聽到後吩咐下去了,學子聽到可以吃飯了,從箱籠裡拿出飯食吃了起來。
“媽的,周安的文采這麼好,佈置好的計劃完全不能用了。”長孫青樂恨聲的說道。
在周安來考貢士的時候,長孫青樂就想到了報復周安的方法,就是利用長孫家的身份,讓周安名落孫山,只是周安作的太好了,都形成異像了,他想換卷子都不可能了。
“少爺,不如我們來個栽贓,把考卷的試題放到他的房間中,這樣的話,周安就考不成了。”長孫青樂的一個僕人說道。
“給我滾蛋,這個方法怎麼能成功,這可是儒廟,有大儒的浩然正氣加持,我們這樣做的話,只能把我們暴露出來。”長孫青樂說道。
“那怎麼辦。”僕人問道。
“讓我好好的想想,這次一定不能讓周安透過貢士的舉試,不然我在家中的地位還會再次降低,甚至我的母親也會受到牽連。”長孫青樂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