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符籙植入身體,九九至符天籙已經有了明確的辦法,但很顯然這並不適用於凡人修行。
當初楊小開修行的時候,本身就是至聖境,九九至符天籙所對應的也是這個境界,每一重的修行都相當與一份極力,因此可謂極難。
若然不是楊小開對符籙的掌握已然達到了一個極高的境界,其本身在符籙這一塊上也有著極高的天賦的話,單單只是透過對功法本身的觀摩,沒人指點之下,根本不可能修行到如今這份境界。
首先第一步,就是以什麼為方案。
楊小開念頭微微一動,造化級別的神念開始飛速運作,不過一秒,數千萬的念頭就直接從他的腦海之中一閃而過。
第一重,自然對應凡人境。
以造化境之級別思考凡人境之修行法,顯然比之大學生看小學生加減乘除還要簡單一億倍。
準確的說應該是二十世紀的科學家面對公元前幾百年的古人,隨便一個念頭,都能想到無數解決的辦法。
當然,簡單歸簡單,楊小開所做的畢竟不是一道簡單的選擇題,而是經得起推敲,能夠持續下去的多選題。
即便一瞬間,他就想到了無數的可能性,但卻又將這些個可能性一一封殺,排除。
作為築基的第一層,上線不需要有多高,但下線卻必須要雄渾,不能說比肩頂級功法能達到的地步,但卻最少要讓路能走到頂級,即便說這種頂級在相同範疇之中,比較弱。
修行,正常情況下是以由外而內。
本來,楊小開一開始也是如此想的。
可很顯然,他本身要創造的功法就屬於簡單的一條大道直行,不走彎路。
如此一來無疑就產生許多的問題,其中最嚴重的無疑就是一步弱,步步皆弱。
這可是楊小開無論如何都要避免的。
至極不能,但最起碼也要達到中級往上,因此修行之法不能獨走大道,按部就班。
骨頭。
人體若要強大,無疑骨頭是關鍵。
骨頭的強弱決定了骨髓的品質,而骨髓的品質則既定了血液的濃度,血液的濃度決定了經脈的強度,經脈的強度則決定了臟腑的力度。
正常修行從血開始,深入經脈,在到臟腑,最後骨頭完成蛻變。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骨頭承重本就在筋肉之上,因為筋肉的強度不夠,無法徹底發揮骨頭的力量,所以才要先修外,在由外而內。
當然,還有一種原因那就是作為隱藏在最深處的骨頭,直接淬鍊它無疑是最難的,消耗也太多。
可符籙卻不同,透過植入方式,符籙可以直接烙印在骨頭上,從根本開始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