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否定的!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也就是戰國時期,各國諸侯便已經宣佈廢除了人殉制度,而秦始皇的先祖秦獻公也在公元前384年,正式宣佈廢止人殉。
因此到了秦始皇時期,便已經改用木佣、或是陶俑等手段來代替人殉了,這便是秦陵兵馬俑出現的歷史背景,為了證實這一點,後來考古學家還對秦陵兵馬俑進行了CT檢查,掃描結果顯示其中確實中空,並未留有任何人類的骨骼或是其他填充物。
但是,這依然無法解釋秦陵兵馬俑千人千面的景象,當時燒製陶器的工藝還遠沒有達到這種水平,想要做到每一個兵馬俑的姿勢、樣貌甚至是神態都不一樣,這甚至要比雕刻的難度更加巨大,幾乎不可能完成……這個問題,直到現在也沒有哪一個考古學家能夠給出確切的答案。
在無數種無法確定猜測當中,龐小鬥覺得其中有一種最為可信:
第一種是當時製作兵馬俑的模具便是使用真人進行塑形,這樣不需要進行人殉,又可以非常簡單快捷的製作出上千個不同的模具,從而達到千人千面的效果。
第二種則是,這些兵馬俑全都沒有使用模具,完全使用手工進行捏粗,若是啟用的工匠非常多的話,便能夠導致這些兵馬俑脫離了標準化生產,這樣也能夠達到千人千面的效果。
直到目前為止,依然沒有人能夠給出最為確切的答案,龐小鬥也無從考究……
不過秦始皇雖然沒有使用活人俑,但在那之前,這種人殉的特殊方式可是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呢,但凡各個封建皇帝、諸侯、達官貴人若是死去之後,不搞上幾尊活人俑給自己陪葬,到了地獄,你都不好意思跟老熟人打招呼。
而在活人俑的基礎上,有些更加殘暴的傢伙還想出了其他的手段,這麼做的重點就在於防範盜墓賊了,比如:在將要製作成活人俑的活人體內植入蠱蟲、或是令其服下容易揮發的毒藥、甚至因為環境等因素這些活人俑本就含冤而死,其中的陰氣怨氣久而不散,屍變的情況也是時有發生……等等等等,一旦有盜墓賊闖入他們的陵寢,又不小心損壞了活人俑,那不好意思,你就只能跟著他們一起下地獄了。
“……”
如此想著,龐小斗的動作也已經變得謹慎了許多。
儘管那個已經斷掉了一條手臂的活人俑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異常,但誰也無法確定這麼多活人俑之中,是否就又哪一個已經發生了屍變,最好還是小心為妙。
這麼做的同時,他已經將自己的主要注意力放到這間“外藏槨”的陪葬品上面,大部分的陪葬品都整齊的擺放在地上,其中以一些精美的陶罐為主,顯然墓主人那個時代還沒有出現瓷器。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比較絢麗的玉石金器、以及一些較為壯觀的青銅製品,不過……這裡顯然沒有龐小鬥需要的東西,因為他的視線當中沒有一樣東西是會發光的。
“不給力啊老溼。”
有些失望的嘀咕了一句,龐小鬥只得退出了這間“外藏槨”,沿著下場的通道繼續向前走。
“咔嚓……”
就連龐小鬥也沒有察覺到。
就在他離開這裡大概只有幾步遠的時候,身後的“外藏槨”之中忽然發出了一聲輕響,一個活人俑的表層居然裂開了一條微小的細縫。
而順著這條微小的細縫……
“滴溜溜溜……”
一股渾濁的黃色液體居然像是泉眼中的泉水一般流了出來,很快便浸溼了滿是灰塵的地面,只是一小會便已經流了一大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