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眾的歡呼聲中,兩邊的國奧隊入場。
華夏國的留洋球員顯得非常淡定,凱颯很滿意他們的態度,一場比賽而已,緊張到雙腿抽筋,還怎麼玩?在歐洲歷練之後,球員成長還是挺快的。
凱颯被排在最後一個出場,現場觀眾的所有歡呼都是給他的。
“殺……殺……殺……”聲音時起彼伏,熱烈非常。現場還有不少老邁的球迷,不停嘶吼,還舉著雪恥1981的旗號。
不知道搞什麼鬼?怎麼沒人把他們的橫幅收起來?
1981年,那是國足第二次衝擊世界盃。在蘇永舜的帶領下,球隊兵強馬壯,擁有容志行、遲尚斌等一批強手,在亞洲完全是第一流的強隊。
小組賽力克澳門、日本、香港和朝鮮,決賽階段還3:0大勝科威特,對陣沙特的比賽,一場4:2,一場2:0,幾乎勝券在握。
蘇永舜還讓球隊先解散,反正晉級形勢穩了。只要沙特不大比分輸給紐西蘭,就沒有任何問題。不過,咱好好踢,架不住人家使絆子。
沙特最後一場比賽對陣紐西蘭,故意放水,輸了個可怕的0:5。國足只能參加附加賽。那時候交通不便,通訊更不發達,球員回到家裡,根本找不到,重新把球隊組織起來就浪費了好大的時間,狀態全無。
在新加坡進行的附加賽,國足1:2輸給紐西蘭,無緣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這次輸球之後,彷彿看到鐵幕落下,國足後面進軍世界盃的歷程,屢屢失敗。
現場的老球迷回想起來,只有一個恨啊!
當年我們喊加油,現場氛圍都是很友好的。現場一片死寂,兩邊的球員在場上踢球,以為落入地獄,安靜到嚇人,這是球場嗎?這是幾萬人的球場嗎?
然後有人指揮,組織現場球迷喊加油:“兩邊球員加油!”
“兩邊球員加油!”
是的,就是為兩邊的球員喊加油,好玩到爆,現在誰的主場有這麼友好的氛圍?
球迷一起喊幾聲,一起鼓掌,接著一起安靜,球場又陷入一片死寂。
球迷可以盡情欣賞比賽,球員雖然有點害怕,但是還能踢不是?對方的球員完全能感覺到四個數字:賓至如歸。
我們當年深入貫徹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精髓,全世界還能找到這麼好的球迷嗎?
唉……尷尬的過去。
現在完全不一樣了,凱颯剛剛進場,球迷們就為凱颯送上最高的禮讚,他們等著凱颯屠殺紐西蘭,為當年的恥辱復仇呢!
開場之後,國奧隊拼搶很兇猛,馬上就佔據了上風,紐西蘭的球員實力一般,根本擋不住凱颯。
凱颯只要帶球,就有三個人圍在他身邊,有人貼上來,馬上被凱颯擺脫,凱颯在三人的圍堵中還能輕鬆寫意傳球。
現場的球迷看得如痴如醉,不停讚歎,“好牛逼。”
“凱颯才20歲出頭,竟然到了這種程度,出道即是巔峰。”
“要是凱颯沒有這種能力,不可能成為金球獎得主的。”
“不過,我們其他留洋球員也不錯呀!很有大將風範,完全控制了局面。”
凱颯忽然出現在右路,董方桌和陳沖全部扯開空間,留給凱颯表演。
果然,凱颯左腳一趟,內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