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實證,猜想只能是猜想。
但這次測量的發現,卻讓衛星的發射難度大幅度降低。
製造火箭!從手擼螺絲做起。
幾天後,一款新式衛星固體燃料運載火箭設計圖,在小星辰強大的資料輔助下快速完成。
這張火箭設計圖,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的話。
就是粗糙、皮實,濃厚原始風味。
這枚火箭可以說98%的重量都屬於動力系統,剩下2%的才屬於感測系統、控制系統、資訊傳輸系統......都被濃縮到一個很小的機關核心中。
靈能黑科技,暴力!簡單!霸道!
與其說是火箭,還不如說是一個可以控制飛行方向的巨型竄天猴.
因為新的發現,衛星火箭發射要面對的飛行距離和地心引力都被消減。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可以用同樣的運載火箭,發射更重的衛星。
陳勝立刻就不滿足於用近百噸重的火箭,只發射一顆足球大小的偵查衛星上天。
立即重新設計衛星,給衛星新增一些特別的自衛武器東西。
富人靠科技,窮人靠變異。
陳勝已經踏上了一條區別於前世藍星,又區別於現在世界的靈能科技的大道。
現實研發不是網路遊戲,滑鼠一點,科技升級。
而是需要一次一次的探索,一次一次的重複試驗。
半月過後,一枚直徑四米的球形衛星被重新設計出來。
建造計劃正式開始。
因為衛星運載火箭有50米高,直徑5.5米,而內部又是複雜的機關陣法部件。
不能一次性塑造,所以陳勝採用了模組化製造的方式。
火箭分為三級,在加上頂部的衛星,組成了發射的整體。
製造好了主體部分,不等於可以開始馬上組裝,還要為火箭灌裝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