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牛得草右手所持的龍山黑虎符筆大有講究之外,左手上的龍虎銅鈴其實也有說法。
在道門之中,最常見的就是三清鈴,三清鈴為道士作法過程中的重要法器。
三清鈴又名帝鍾、法鍾、法鈴、鈴書。
三清鈴一般高約二十厘米,口徑約九厘米,用黃銅製造,有柄、鈴內有舌。
柄的上端稱作劍,呈“山”字形,以象徵三清之意。
《太清玉冊》卷五:“道家所謂手把帝鍾,擲火萬里,流鈴八衝是也”。
這是因為三清鈴具有降神除魔的作用。
但是牛得草的龍虎銅鈴和尋常的三清鈴有著些許差別。
首先,龍虎銅鈴是由紫銅鑄成的,為什麼會選取紫銅?
因為紫銅的材質更為純淨,紫銅在氧化的情況下會呈現出玫瑰紅的顏色,紅色在道門之中被賦予了不一樣的寓意。
其次,三清鈴的正常高度是二十厘米往上,但是龍虎銅鈴的高度只有十八厘米,所以龍虎銅鈴看起來更為精緻小巧。
龍虎銅鈴為什麼是十八厘米而不是二十厘米?
這裡面不僅僅是因為紫銅在古代是稀缺的金屬;同時是因為十八這個數字對道門來說,他代表著頭頂蒼穹的高度。
除去以上兩點,三清鈴上端的‘劍’是由三個‘山’構成的,象徵著雷霆都司,主殺伐、主鎮壓。
在牛得草在為今天的法事做準備的時候,周大力的父親周自清來到院子之中。
小孫女睡著了,周自清趁著這個間隙出來看一眼李荃一推薦的年輕人。
周自清想看看法壇前的年輕人到底怎麼樣?靠不靠譜?
其實周自清本人也對這個小年輕持懷疑態度。
當週自清看到頭戴九陽巾,身穿九紫法袍,腳蹬雲履,左手拿龍虎銅鈴,右手持黑虎符筆的牛得草以後,他的疑慮好像被打消了。
周自清雖不是道門中人,但他過去和李荃一打過很長時間的交道,耳濡目染,他見識了很多人間的冷知識,眼前牛得草的裝扮對周自清來說並不陌生。
周自清沒有上前和牛得草打招呼,站在原地好像在思考著什麼,可能是擔心小孫女的病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