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309章 三分內史(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309章 三分內史(中) (2 / 4)

如蕭何這樣的猛人,當初就幾乎是從一個負責後勤糧草的‘後將軍’,直接成為漢相的逆襲典範。

平陽侯曹參,雖然在蕭何去世前做過齊國丞相和御史大夫,但曹參在開國功臣中的聲望,絲毫不比蕭何底。

在劉邦稱帝,並‘論功行賞’時,大半輿論都以為,隨劉邦南征北戰,身負七十餘創的平陽侯曹參,應該排在第一。

只不過劉邦強行把蕭何排在了第一位,這才讓曹參成為了漢室第二位丞相。

而現如今,開國元勳大半凋零——在陳平死去、審食其為相的那一刻,漢室就基本告別了‘開國元勳’為相宰的時代。

畢竟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無論是如今的闢陽侯審食其,還是即將接替審食其的北平侯張蒼,亦或是將來替補張蒼的故安侯申屠嘉,都算不上開國元勳當中的佼佼者。

審食其無論是爵位,亦或是如今丞相的官位,都屬於‘恩封’的範疇,和審食其的功勳關係不大。

張蒼成為丞相,則更多是出於出色的政治手腕,以及‘荀子門徒’的輿論話語權。

說白了,人家成為丞相純靠治政能力,武勳只是達到了及格線而已,並不像開國時的蕭何曹參那般,佔據主要因素。

至於再往後的申屠嘉,那更是不用說——申屠嘉食邑五百戶的故安侯,甚至都不是高皇帝封的!

說白了,申屠嘉根本算不上開國元勳。

這樣一來,類似‘非侯勿相’‘非侯勿御史’,乃至於‘非侯勿內史’這樣的政治潛規則,在漢室政壇自然也就愈發直白。

畢竟如今的漢室,已經沒有可以依仗的開國元勳,官員能力是否出眾,只能透過其過往的執政經歷作為參考,以得出一個基本準確的判斷。

即便如此,此時漢室選拔郡守、郡尉一級的地方官僚,更多還是以開國時立下的武勳為主要參照。

那申屠嘉來說,就是從大頭兵一點點成為軍官,並折道成為淮陽郡守的鮮活例子。

但再過幾十年,在開國時立下功勳的所有人都化為黃土之後,還是就見迎來一次十分嚴重的人才斷檔期。

在歷史上,這一時期恰好是景帝一朝。

賈誼、晁錯這樣的有識之士不再出現,開國元勳當中,就連申屠嘉這樣的‘最後排面’都告別人世,漢室,陷入了史無前例的官僚緊缺時期。

恰恰是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才讓從漢初就一直抬不起頭的儒家抓住機會,憑藉‘有教無類’的人海戰術一點點發揚壯大,並最終在武帝一朝開花結果,達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偉大勝利。

而這一世,劉弘必然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正所謂流水不腐,又有言道:生於安樂,死於憂患。

即便單單出於‘讓儒家時刻保持緊迫感’的考慮,劉弘都會盡量保留百家學說,以求百家爭鳴的狀況,成為漢室之後百年的常態。

更何況諸子百家中,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且其餘諸家學說當中,也有許多儒家所欠缺,卻於國家大有裨益的思想。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