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因為原北軍的存在,將整個關中與劉漢政權牢牢繫結在了一起——皇城由關中子弟兵組成的北軍守護,這讓關中百姓對劉氏的向心力時刻保持在水準線之上!
劉弘以藍田都尉,取代原北軍地位的宏圖能否成行,便直接影響到漢室在關中的統治地位,以及關中百姓心中的威信!
至於柴武所言,劉弘也能大致明白:今年參加冬訓的,大都是剛十四五歲,第一次參加冬訓的青少年。
而劉弘在知曉此事之後,依舊將藍田都尉的打算道出,其意圖也很明顯了:無論如何,藍田都尉都要在冬訓結束後拉起框架!
從柴武略有些嚴肅的神色之中,也能看出:劉弘這個指令,多少有些讓人為難。
“若臣所料無差,陛下擬立之新軍,當以關中今歲所訓之卒為卒?”
得到劉弘點頭預設之後,柴武便道出了自己的擔憂。
“臣以為,陛下欲立此新軍,則徒耗錢糧數載,而新軍無有大用。”
“而今關中糧草尚缺,陛下此舉,恐將加朝堂之重者甚吶···”
言罷,柴武便稍一拜:“臣斗膽,請陛下三思。”
對於北軍的狀況,柴武可謂心知肚明。
——當初陳平、周勃將劉弘軟禁在宮中,致使劉弘不惜發出衣帶血詔,喚飛狐軍入京勤王的時候,柴武可是親自到的長安!
對於諸侯大臣共誅諸呂之事,以及前段時間,周勃率軍強攻未央宮一事,柴武也有著一定的瞭解。
在柴武看來,北軍的問題,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破壞規則,而不自知!
按照制度,軍隊調動,必須要虎符加詔書雙層驗證,才能呼叫!
就連柴武當初率飛狐軍勤王,嚴格意義上,也是能算著‘謀逆’的!
結果北軍可倒好:先是在諸呂之亂中被周勃裹挾一次,而後被眼前這位小祖宗裹挾一次。
到柴武率軍入關勤王,又被周勃連哄帶騙的把天子軟禁於未央宮;前段時間,居然還無可救藥的攻打了未央宮!
說實在的:北軍到現在還沒被撤裁,也就是因為北軍士卒‘俱乃關中良家子’,而讓眼前這位出於政治因素的考慮,而沒有盡數遣散而已。
即便沒有撤裁,在經過這一長串‘政治錯誤’之後,北軍實際上,已經是一副花架子了——哪怕真有仗打,眼前這位恐怕也片刻不敢讓北軍,脫離自己的控制。
從這個角度而言,重新建立一個以關中子弟為班底的新軍,倒也是個好辦法——關中人的心安撫住了,北軍這個燙手山芋也扔了,兩全其美。
但問題的關鍵就在於:現在建立一支新部隊,實在不是時候···
哪怕劉弘沒明說,柴武也能大致推算到:既然新立的藍田都尉,是為了取代北軍而設立,那編制,自然是要參考北軍的框架。
——北軍在最巔峰時,可是有七部校尉,戰員共計一萬四千餘眾!
如果真要建立一支戰員上萬的新軍,那光是軍費,每年就是數以萬萬錢!
按一萬四千人算,一年吃掉三十五萬石糧米輕輕鬆鬆,這就是將近三千萬錢。
——這還只是吃,還沒算那些真正的大頭!
既然是長安衛戍部隊,士卒總得甲冑齊備,弓劍齊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