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296章 冬至大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296章 冬至大儺 (3 / 4)

——娛樂手段少歸少,劉弘也沒傻到發明某個高明的‘玩法’,讓這個時代的淳樸人民沉迷於享樂。

而讓劉弘絞盡腦汁,甚至在如此重大的政治活動中,都忍不住神遊方外的,無疑便是開春後的選秀了。

在劉弘扭扭捏捏數月之後,正武元年第一次選秀,已經正式敲定在春二月。

按照漢室皇帝選秀的慣例,大概在一月初,這個訊息便會正式傳出去,給百姓充足的反應時間。

之後的一個月,便是留給那些想要有想法,想要成為皇親國戚的人家做準備的時間。

比如選幾個品性溫和,長相出眾的女兒,然後帶去長安短住一段時間之類的。

實際上,根本不用留這點準備時間——自劉弘穿越過來,並逐漸坐穩皇位開始,那些有想法的聰明人,便已經開始行動了。

別的不說,就如今長安城內的人數,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正常情況下,關中百姓在一年當中的流動都很有規律——春、夏基本留在家裡種地,秋收之後集中來一趟長安,進行生活物資補給,而後在秋末次序回到家鄉。

除了這種必要的物資採購之外,封建時代的百姓,基本很少有出遠門的舉動——農民得一年到頭守著莊稼;地主得常年在家鄉看守田畝;官員得看著治下區域的狀況,核算秋收後的稅、賦。

即便是天生具備強大流動性的商人群體,也因漢室依舊嚴格執行的關禁政策,而很少選擇出遊行商。

——反正只能在關內活動,無論走多遠,都沒有什麼太大利潤可圖。

根據往年的資料,長安在每年八月末到九月初這半個月的時間段,會迎來數十萬關中百姓的暫時停留;到九月末,這些百姓處理完在長安的瑣事,便又會退出長安城,回到各自的家鄉。

但今年,內史屬衙的資料就有些異常了。

——如今已經到了冬十二月,但長安城內,依舊有將近十萬‘外來人口’滯留!

這就意味著如今的長安,有上千,乃至數千戶不是長安人,不是商人,也不是勳貴的‘外來者’,因某種原因而沒有回到各自的家鄉。

結合長安這段時間已經發生,或即將發生的大事,這種異常只有一種解釋:這幾千戶人家,都懷揣著舉家搬入戚里,成為天子外戚的遠大理想。

作為封建時代最大的都城,區區十萬人,幾千戶人家而已,且含雜家僕、下人在內,長安城應付起來非常輕鬆。

最有可能產生的糧食供應不足、導致糧價上漲的問題,也因為少府今年所推行的糧食保護價政策,而不再需要劉弘頭疼。

對於這幾千家潛在的親家,劉弘也並沒有什麼值得考慮的地方——接下來的一個月,自然會有有司部門挨個審查這些家庭的背景,將符合條件的登記造冊,並送到太后張嫣面前。

劉弘需要做的,就只是在二月的選秀中,從脫穎而出的幾百個妹子裡選十來個,充實自己的後宮而已。

真正讓劉弘頭疼的,還是張嫣。

按照劉弘地想法,既然開宮納妃勢在必行,那也不無不可——即便對十六歲就娶十來個小老婆表示很‘惶恐’,劉弘也只能含淚接受。

沒辦法,這個時代的人普遍早熟,且平均壽命並不高,早婚早育,屬於時代普行價值。

劉弘作為皇帝,也確實需要早日生下一兒半女,以證明自己有‘繼承江山、傳延社稷’的能力。

入鄉隨俗嘛,反正早晚都要做,早點也就早點了。

但張嫣在劉弘後宮的問題上,卻展現出了一絲強勢:非但要入嬪,還得儘快立後!

這就讓劉弘有些為難,甚至隱隱有些不快了。

誠然,作為太后的張嫣,希望劉弘早立皇后,完全屬於職責範圍之內;張嫣的說辭,也具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椒房無主,則蠶禮不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