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296章 冬至大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296章 冬至大儺 (1 / 4)

顓(zhuān)頊(xū)歷,最早出現在周室末,在秦統一天下之後普行於神州大陸。

而如今漢室所使用的,也恰恰是從秦繼承而來的顓頊歷。

按照顓頊歷,冬十二月只是一年當中的第三個月份,屬於‘年初’,但這絲毫不影響十二月與後世一樣,意味著‘冬至’的到來。

冬至在後世,或許意味著祭祖宴飲、食餃用酒;而在漢室,冬至則意味著一項十分具有時代特性的活動。

——大儺(nuó)驅邪。

秦、漢雖為前後兩個不同的王朝,但其人文、制度等方面,卻具有極高的相似度。

‘大儺’,便是秦漢文化當中極其相似的一個人文活動——在秦漢兩朝,大儺都在臘日,即冬十二月初八的前一天。

在民間,百姓會趁著冬季的農閒聚在一起,透過擊鼓來驅除疫鬼,且將其稱之為‘逐除’。

至於朝堂中央,更是將大儺儀式看的無必珍重。

儺,本意便是‘驅逐惡鬼的儀式’,或代指巫舞;大儺驅邪,便是一場盛大的‘巫師驅鬼’現場。

每年的冬十二月初七日,無論是未央宮內的朝臣百官、勳貴徹侯、天子太后,還是街頭巷尾的尋常百姓,都會看到這樣一場盛大的、大型的‘迷信行為’。

——一個個兼職把脈開藥的‘巫醫’,都會在大儺日成為香餑餑,被邀請到各地,扮演被‘妖魔’。

這也算是漢室初,所特有的時代文化背景了——在儒家獨尊之前,‘子不語怪力亂神’的說法,根本就沒有人願意聽。

淳樸的百姓辛勤勞作一年,疾苦的生活卻並沒有多少好轉,眼看著凜冬來臨,春耕不遠,百姓迫切的希望找到一個渠道,來換得稍許心安。

所以大儺驅邪儀式,在民間的形式五花八門——有祈禱來年五穀豐登的,有祈願家人無病無災的,也有希望今年發家致富的。

在大儺日,百姓許下的每一個小小的願望,都象徵著他們簡單,而又遙遠的訴求。

對於朝堂,或者說中央而言,大儺的意義,也並非是做做樣子——此時的漢人,無論貴賤老幼,都對鬼神之說有著十成十的篤定!

百姓相信,天上的鬼神會可憐自己這樣的窮苦百姓,恩賜更好的命運;

地主富戶、勳臣貴族也篤定,先祖的在天之靈,在冥冥之中保佑著自己,護佑著家族傳承;

至於皇帝本人,那就更不用提了——如果說世界上,皇帝是第二迷信的群體,那絕對沒人敢稱第一!

——包括後世的教皇在內!

自秦始皇統一天下,使華夏大地正式進入封建時代開始,君王沉迷‘修仙’的事便屢見不鮮。

秦始皇本人,就是個鮮活的例子。

始皇帝晚年,曾派徐福攜童男童女三千,金石珠玉無數,乘船以出東海,尋求長生之道。

哪怕是臨死前的一刻,始皇帝嬴政這般千年難得一見的雄主,口中呢喃著、心中掛懷著的,居然是’徐福為何還沒將仙丹帶回來’。

拿漢室來說,西漢享國二百餘載,先後歷十五位皇帝;其中最著名的幾位,也基本都是‘修仙人士’。

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恆,一生清明,毀於黃龍改元一事,最終留下‘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千古悲鳴。

爺爺如此,孫子也沒好到哪裡去——世宗孝武皇帝豬爺,修仙都修到晚年神志不清的地步了!

武帝建章宮中,諸如‘太液池’之類的用於修仙問道的場所,更是數不勝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