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傳聞,有此等牌匾的人家,稅賦皆免三年,子孫有限遴選為卒,以充天子禁衛之軍!
現如今,得到‘忠烈之家’之牌匾的家庭,別說被人欺凌了,就連街頭巷尾的遊俠懶漢,都不由充當起了正義衛道士,揚言‘護全忠臣義士之後’!
如此重撫,使得關中本就濃厚的尚武之風,肉眼可見的更加濃厚起來。
受此影響,今年關中的冬訓,都沒有因為冬小麥耕種之事而受到影響。
青壯們非但沒有顯現出懈怠,反而比往年還努力訓練,寄希望於早日參軍入伍,立下不世之功。
也不能怪關中百姓勢力,實在是這個時代,底層百姓改變自身階級的手段,實在少得可憐···
在後世,普通人家的子弟要想出人頭地,有很多種選擇。
——學門手藝打工,起碼可以養活一家老小、妻兒;
——努力完成學業,也有機會謀求一個高學歷,從而得到一份足以改變家庭狀況的工作。
再不濟,也能透過在社會上的打磨、歷練,成為一個小有成就的商人。
若運氣再好些,甚至有可能成為傑克馬那樣的富豪。
但在漢室,這一切都不存在;平常百姓家的子弟,要想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家族階級,幾乎只有一條‘參軍入伍’這一條道路。
如果不在軍隊立下功勳,那就只能一代代從土裡刨食,並在某一代破產成佃戶,甚至成為奴隸,斷絕家族傳承。
有漢一朝,農籍戶口在大多數時間,都維持在三百萬戶左右;而在這三百萬家農民家庭中,從來沒有出現過哪一家人,是透過種地改變自身階級,亦或是得到提升的。
實際情況是:西漢兩百餘年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農民家庭,因為失去了田畝而破產!
開國時的那三百萬戶農民,到王莽篡漢之時,已經剩下不到一半···
也就是說,在漢室,如果不透過謀求武勳,來試圖提高家族的階級,那就必然會面臨‘地越種越少,人越活越窮’的倒退。
——封建時代的剝削,可比後世嚴重的多!
你不成為人上人,就有的是人上人來壓榨你,奪掠你。
而如今,長安何家寨,就已經有半隻腳踏在了‘階級提升’的金門檻之內。
只要何家寨能走出一個子弟,在漢家行伍之間得到一席之地,那整個何家寨的百姓,便將不再為階級滑落、家庭破碎而擔憂。
作為名義上的何氏族長,何政有責任,也有義務,將這個良好的趨勢推進下去。
而在何政眼中,能帶領何家寨完成‘鯉魚躍龍門’這個野望的,不是自己的長子何強,也不是還未成年的幼子何武。
那個能肩負起這個重擔的,恰恰是此時端坐何政身旁,同何強相談甚歡,不時推背還債的中年人。
——羽林衛材官校尉巨盾司馬,何廣粟!
·
“內史行公文,欲以關中子弟充軍之時,俺還嫉妒阿強得以隨軍出征,以立武勳呢!”
就見何廣粟淡笑著拍了拍何強的肩膀,稍側過身,滿是認可的對何政道:“果然不出俺所料,僅此一戰,阿強盡顯吾何氏之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