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燕王劉信上奏:東胡殘部,是如今匈奴的先輩、烏恆兩個部落,已經不再受匈奴管轄。
太宗皇帝於是命上將軍秦牧率軍出征,於夏六月抵達燕東地區,在馬韓朝鮮的幫助下抵達烏恆山以南,鮮卑、烏恆兩部固守不降。
秋七月,衛滿朝鮮派兵支援鮮卑、烏恆,漢軍又因為安東地區的氣候而止步不前。
衛滿朝鮮,是燕王盧綰得手下,燕人衛滿鳩佔鵲巢,牆垛箕子朝鮮社稷得來的。
由於盧綰得緣故,衛滿朝鮮對漢室也一直沒有臣服之意。
知道衛滿朝鮮派兵增援鮮卑、烏恆兩部,燕王劉信便派燕國兵東出,將鮮卑山圍了個水洩不通。
上將軍秦牧則留下少量部隊包圍烏恆山,帶著其餘部隊殺到了衛氏朝鮮的都城,
漢軍兵臨城下,衛氏朝鮮都城的百姓簞食壺漿,衛氏朝鮮的掌控者衛離被王宮內的武士砍了腦袋,朝鮮自此被漢室收入版圖。
衛氏朝鮮覆誅之後,鮮卑、烏恆兩部不再做抵抗,烏恆部獻降,鮮卑部詐降之後,暗中派人送訊息到匈奴單于庭。
匈奴單于得到訊息之後,幾欲召集軍隊南下,最終還是被左賢王勸回,單于最終抑鬱而終。
正武四年,匈奴單于攣鞮稽粥繼位,是為老上稽粥單于。
冬十二月,太宗皇帝以上將軍秦牧開疆擴土的功勞,封秦牧為長平侯,食邑九千六百戶。
春三月,在得到的衛氏朝鮮區域新設遼東、樂浪兩軍,並裂土三百里,封梁王劉恆的第四子劉揖為朝鮮王。
秋七月,歲不豐登,太宗皇帝昭告天下,農稅取三十稅一,口賦納三人一算,每人四十錢,並將男子開始繳納口賦、農稅,履行兵役、徭役的年齡推遲到二十歲。
正武五年東十月,匈奴單于輕率大軍進攻北地,北地都尉孫卯率所部將士誓死抵抗,不數日,月氏人派兵東出河南地,匈奴無功而返。
次年春,匈奴來使,再替和親,太宗孝文皇帝以漢家沒有適齡公主為理由,讓匈奴單于送女子入漢室,匈奴單于只能答應。
夏六月,濟南伏生獻尚書,太宗皇帝派奉常掌故晁錯前往受教;晁錯學成歸來,太宗皇帝任晁錯為二千石尚書博士。
秋九月,楚王劉郢客薨故,太宗皇帝命令有司蓋棺定論,最終,劉郢客被諡為楚懿王,是因為劉郢客忠心不二,支援推恩策,將楚國的國土封給兩個弟弟的緣故。
正武六年冬十二月,匈奴入侵雲中,雲中守魏尚率領雲中軍民誓死抵抗,最終使雲中安穩如初。
夏五月,匈奴單于派來使者,與太宗皇帝修訂和親,太宗皇帝雷霆大怒,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呵斥匈奴使者。
太宗皇帝說:從正武二年開始,匈奴每年冬天都進攻漢家的北方,又每年春天來和親求和,我本著禮教的緣故,每每答應匈奴單于的建議,但匈奴屢屢再犯,實在是獲罪於天,無可禱也。
於是,太宗皇帝讓匈奴使者回去告訴單于:如果想要和平,需要答應以下幾個條件。
一,每年秋八月,送馬十萬,牛十萬,橐駝二十萬,羊五十萬至馬邑,隨行牧民不得攜帶刀刃。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