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一點的,甚至有可能出現有功侯勳貴,在何奾剛懷孕的如今,就勸劉弘‘指腹為儲’!
這些都還是其次,真正關鍵的,是何奾在長樂宮接受考察期間的‘表現’。
如果表現合格,將來順利生下皇長子,那何奾得封為後、皇長子得立為儲,都是水到渠成。
但萬一要是張嫣不滿意,給劉弘一個‘何姬無以母儀天下’的結論,那何奾和皇長子之後的日子,可就要難過了。
多的不說,光看看歷史上,武帝劉徹登基之後,對原太子劉榮的幾個同母兄弟如何對待,就能看出來了。
——對異母兄長河間獻王劉德,武帝豬爺可是連‘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王其勉之’這種粗暴至極的話都說出來了!
這樣一句話由皇帝說給諸侯,大概是個什麼性質?
——就差沒指著鼻子,對河間獻王劉德說一句‘大王上路吧’了!
如果何奾在長樂宮沒有透過考察,那皇后、儲位自然是想都別想。
等將來劉弘百年,新皇登基,對於曾經有機會成為皇后的何奾,以及差點成為儲君的皇長子,那個小兒子能是什麼態度?
絕對不會比武帝豬爺,對河間獻王好到哪裡去!
也就是說,張嫣提出的這個建議,是把剛查出懷孕的何奾,以及那個尚未出身的劉氏子,逼到了一個不成功、便成仁的絕地。
一旦劉弘點頭答應,那迎接何奾母子女的,只有兩個截然相反的結局。
——要麼一路走上巔峰,要麼自此沉淪,迎接下一位漢天子對皇位潛在競爭者的秋後算賬!
但這個顧忌,只在劉弘腦海中停留了不到一秒,便隨著劉弘微微點下的頭而煙消雲散。
反應過來自己這麼輕易地做出決定之後,劉弘自己都有些後怕。
但對此,劉弘心裡卻沒有絲毫的愧疚感。
——皇宮,本來就是危機四伏、機遇與危險共存的地方。
當何奾將名字寫在內史屬衙的選秀簿上時,就應該做好迎接這一切的準備。
至於何奾未來會遇到的險境,並非是劉弘方才這一點頭才造成。
在懷上劉弘第一個孩子的那一剎那,何奾和他肚子裡的孩子,就已經預設進入到了劉漢政權的儲位爭奪當中。
這不取決於劉弘、張嫣的安排,也和何奾的想法、主張無關。
只要何奾肚子裡的孩子或者出生,那這場關於皇位的競賽,何氏外戚就是毋庸置疑的領跑者。
如果是馬拉松,領跑的兔子自然可以憑自己的心情,選擇繼續比賽,或是退出比賽。
但在關於皇位角逐的馬拉松之中,后妃進入皇宮的那一刻,便等同於報名參賽;至於‘退賽’的選擇,則從來未曾存在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