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種假設,幾乎不可能發生。
倒不是楊正不認為馬邑能‘確保不失’,而是楊正知道:曾經的代王劉恆,如今已經移封梁國!
而現在的代王殿下,正是今梁王劉恆的幼子,年不過總角的劉武!
且先不提那位年幼的代王殿下遠在長安,自稱為代王之後還未曾踏上過自己的國土.
就算是代王劉武真的已經就國晉陽,而楊正還沒有收到訊息,這件事發生的可能性也幾近於無。
——最多不超過八歲的代王劉武,憑什麼會對‘馬邑必然不會失守’有十足的信心?
更為關鍵的是:匈奴人‘已經入侵’的假設,是楊正剛透過武州戍卒對善無城的描述而推測出的一個可能性,根本就沒來得及上報!
假設代王剛到晉陽,連代王就國的訊息,都還沒從晉陽傳到馬邑;這種的情況下,晉陽那邊又是從何得知‘匈奴入侵’的訊息?
將這些問題都想清楚之後,楊正心裡已經有九成以上的把握,篤定城外的‘軍官’是匈奴細作了!
至於其目的,應該是借這番舉動,將混有細作的百姓驅往樓煩,為後續攻打樓煩做準備。
而在馬邑,這位‘軍官’的任務······
——很可能是詐開城門!
想到這裡,楊正便微微眯起眼,打量起城外的軍官來。
黝黑的臉龐,高大的身材,一口地道的關中口音中,隱隱帶著些許楚腔。
這一切,都在證明這個軍官,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漢人。
但這些發現,非但沒有讓楊正放鬆警惕,反而對自己的猜測更加篤定起來。
——要知道這裡是馬邑,代國北方防線最前端!
在這裡,可能出現太原口音的代國軍卒,燕趙口音的材官將士,唯一不可能出現的,就是口音中帶有楚腔的軍官!
別說馬邑了,整個太原郡乃至於整個代國,能在正式場合依舊語帶楚腔的,只可能是從楚地流放來此的罪犯刑徒!
尤其是城外這個軍官極力用來掩蓋秦腔的,還是一口地道關中口音,這就更扯淡了。
如是想著,楊正便稍側過身,對身後的隨從交代道:“速備烽火,隨時準備點火燃煙,示警樓煩!”
言罷,楊正又來到角樓之上,向自己的親信軍官吩咐道:“莫聲張,悄然下城,令諸將士速至城牆,以待軍令!”
將自己能想到的方面都做下安排,楊正方走到城門正上方,若有所思的打量著遠處。
——如果城外的軍官,真是匈奴人用來詐開馬邑城門的細作,那後續的攻城部隊,應該就藏在城外不遠!
現在,楊正要為接下來的馬邑保衛戰,爭取足夠多的時間。
“將軍久等。”
似是剛爬上城牆般喘息兩聲,對城外的‘細作’打了聲招呼,楊正便朝城外稍一拱手。
“馬邑令楊···無邪在此,未知將軍名諱?”
聽聞城牆上,傳來一道中年男子的身影,城門外策馬而立的軍官眉頭稍一皺,疑惑地從懷中取出一卷竹簡。
“楊無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