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在那時,折蘭部族,成為了草原上唯一一直非匈奴本部,卻享受本部待遇的部族。
——不用放牧、不用上貢,只需要和匈奴本部的部族一樣,隨時準備好戰鬥即刻!
須得一提的是:在和東胡的爭霸戰爭中,匈奴之所以能以弱勝強,除了冒頓這位英勇的領導者所帶來的加成之外,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作戰方式直接的相互剋制。
東胡人與草原絕大多數遊牧民族一樣,以弓騎兵拉扯、騎射為主要作戰方式。
而得到前秦遺留在幕南地區的精良青銅武器之後,匈奴人,成為了遊牧民族歷史上最大的奇葩。
或許說來沒人相信:匈奴人的作戰方式,基本就是低配版的折蘭部族!
匈奴人擅長的,也從來不是騎射,而是和折蘭部族一樣,騎著馬衝入敵方陣營,然後掏出前秦的青銅製武器,與手持木棒、石塊的草原同胞貼身肉搏!
在這種勇往無前的戰鬥意志,以及降維打擊的先進武器加成之下,匈奴掀翻東胡的草原霸主地位,也就是必然的了。
——重灌戰士突臉射手,上單大爹追殺adc,能打不贏才怪了!
但在擊敗東胡之後,目光長遠的冒頓卻想到了一個問題。
在南方,還有一個遠比東胡強大,裝備絲毫不必匈奴青銅武器差,還有高大城牆為掩體的敵人,在等待著他的征服!
在那個敵人面前,匈奴人引以為傲的正面衝鋒、貼身肉搏的作戰方式,顯然成為了最大的短板。
沒有工匠,沒有工程器械,連攻城梯都很難做出來的匈奴,根本爬不上那些好幾人高的城牆!
至於匈奴所掌握的‘先進’青銅武器,甚至就是那個強大敵人在好幾十年前做出來,遺棄在草原上的······
冒頓知道,要想擊敗那個敵人,匈奴需要新的作戰方式。
剛被自己擊敗,並整個俘虜的東胡樓煩部,第一個走進了冒頓的視野。
——樓煩人的射術,恰恰就是匈奴在面對那個強大敵人是,最欠缺的東西!
在匈奴戰士策馬衝到漢人的城牆下,用簡易的木梯爬上城牆的過程當中,需要樓煩人那樣精通射術的部隊,讓城牆上的漢人唯恐避之不及,根本顧不上正在爬城牆的匈奴戰士。
而且樓煩人給冒頓留下的印象,也足以讓冒頓對樓煩人抱以一絲尊重。
草原的價值觀就是這樣:不管你是朋友還是敵人,只要你足夠強大,足夠勇敢,就能贏來尊重。
反之,則只能接受欺壓、羞辱。
就如那些早在東胡滅亡之前,就已經和冒頓示好的部族,在匈奴稱霸草原之後,成為了一個個雜牌部族。
冒頓此次南下時,徵召的那八個部族,便都是這樣的雜牌部落——每個部落只允許有一個萬騎,滿編四千人。
英勇、強悍,在強大的折蘭人面前都沒有膽怯的樓煩人,卻贏得了冒頓、贏得了匈奴人更多的尊重。
在東胡滅亡之後,冒頓憑藉自己的強大,徹底贏得了整個草原的臣服,其中,也包括曾親眼目睹、親身經歷匈奴之強大的樓煩部族。
緊接著,便是冒頓以手中最精銳的白羊、折蘭、樓煩三個部族的作戰方式,擬定了最原始的蹛林大會。